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本节教材包括“时空分布不均”“兴建水利工程”“节约用水”三部分内容,从生活实例阶梯水价切入,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经济管理与社会需求。 在“时空分布不均”部分,教材正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通过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图直观对比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水量差异,结合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填写“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等区域的径流带归属,强化“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认知。教材“活动”要求结合我国气候和河流知识,解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在“兴建水利工程”部分,以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为核心,展示东、中、西三线调水路线,结合“引江济汉”“引大入秦”等工程案例,说明跨流域调水如何将水资源从丰水区调配至缺水区。辅以小浪底水利枢纽案例,说明水利工程如何通过调水、蓄水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教材正文还讲述了兴建水库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 在“节约用水”部分,教材正文讲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举例说明了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华北缺水原因及其缓解对策,引导学生补充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对策;设计节水标志、制订家庭节水计划,将理论转化为行动。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对于水资源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在已有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对自然资源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水资源的具体特征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生活经验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水的使用,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问题。在策略经验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如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等,但在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更倾向于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学习困难障碍主要体现在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理解上,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水资源问题。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内容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水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差异,形成区域差异的认知。 综合思维: 1.能够综合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影响。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思考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地理实践力: 1.通过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能够提出合理的节水建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2.理解兴建水利工程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作用。 3.明确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难点: 1.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课题 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家突然停水了,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 中国的水资源够用吗 水是生命之源,但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水资源》。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教 学 过 程 一、认识水资源 阅读教材P87第一段正文部分,回答:什么是水资源 “水”等同于水资源吗 我们日常使用的淡水有哪些来源 教师总结:水不等于水资源,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地下水是人类主要的淡水资源。 二、时空分布不均 探究一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