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二年级上册(2024) / 第四单元 我爱我们的祖国 / 第14课 我们都是中国人 / 编号:24044653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4.我们都是中国人

日期:2025-10-14 科目:小学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我们,学生,国家,我国,学习,中国
预览图 5
小学政治 小学政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4.我们都是中国人 本课内容分析 “我们都是中国人”是第四单元“我爱我们的祖国”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由上一个学习主题“美丽中国我们的家”了解我国的全称,知晓首都北京的著名地标及故事,赞颂我国的壮丽河山,延伸到本课将要学习的国家属性、与民族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家标志,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我们都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为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共有两个话题,分别是“ 我们是一家人”和“这是我国的标志”。在课程内容上同样隶属于第一学段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学习主题。 “我们是一家人” 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具有“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的国家特点。课本上呈现的是身着各民族传统服装的小朋友的群像照片,引导学生明确不同民族在传统服饰上是有区别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听歌曲、看视频等方式,扩充学生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我国有着辽阔的国土和多样的地形,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课本选取了四个来自比较有代表性居住地的学生进行介绍,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国土辽阔,虽然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经历不一样,但是“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我们都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 “这是我国的标志”帮助学生明确“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一年级上册第2课“我向国旗敬个礼”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国旗、学唱国歌。知道国旗、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初步了解国旗、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在上一节课,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关于首都北京的相关知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则是引导学生重点认识国徽,初步了解国徽的精神内涵,强化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寻找生活中的国家标志”的活动,发现国旗、国歌、国徽出现的地方,在扩充生活经验的同时再次强化提升爱国情怀。 教学活动准备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观察不同民族服饰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初步了解民族团结的知识。 2.通过讨论知道我国幅员辽阔,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与地区生活的多样性,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3.通过认识国家标志,感受国徽的精神内涵,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愿意将“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于行动。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点,体会“祖国大家庭”的多样性,认识国家标志,强化国家观念。 2.难点: 树立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自觉维护国家标志,自觉践行“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我国的版图,了解了首都北京的地标和故事,领略了我国的壮丽河山,知道了美丽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今天让我们和“爱国宣传小使者”红红一起学习“我们都是中国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大中国》,听一听,唱的是什么内容? 板书:我们都是中国人 出示歌词: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呀,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呀,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 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永远那个永远,那个我要伴随她,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 设计意图 承上启下,由歌曲《大中国》的歌词引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