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课时 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液体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为今后学习浮力、大气压强做好知识铺垫。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过压强的概念,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压强的例子,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本节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不涉及复杂操作,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综上可见,学生已经做好了学习本节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物理知识的不断加深,求知欲表现欲不是很强,但本节知识比较简单,实验操作也不复杂,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特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口头表达和实验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可以用形象的多媒体资料与直观的实验、多样化的学生活动来克服。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知道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知道在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且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2科学探究.理解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只有深度和液体的密度大小;能利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法学法 演示实验法、交流讨论法、分组实验法 评价设计 1.评价任务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检测学习目标12.评价任务二: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检测学习目标1、23.评价任务三:知道连通器的特点,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检测学习目标34.评价任务四:独立完成达标检测———检测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教学准备 两端开口的塑料瓶、一端开口的塑料瓶、侧壁开孔的塑料瓶、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水、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引入液体压强课题:1:为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2: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 观看思考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温故知新 :1.液体对容器底部是否有压强?固体由于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那么液体也受到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吗? 视频演示实验一: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塑料瓶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是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鼓起2. 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吗?视频演示实验: 方案一:向侧壁开孔并蒙有橡皮膜玻璃管中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现象:橡皮膜形状发生变化方案二:向上端开口的塑料瓶中加水,并在侧壁扎上小孔,观察是否有水从小孔流出现象:水从侧壁小孔喷出 学生回答问题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存在压强猜想: 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存在压强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巩固知识并能引发学生思考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提出问题: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①在学生的手上套上塑料袋深入水中,请同学们说出感觉(塑料袋紧贴手上有压力的感觉)②将两侧扎孔,分别装有红色的盐水和水的两个矿泉水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