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山西省2025~202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10月质量监测 5.小明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提出可以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 察烧杯内壁的现象来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该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建立假设 D.得出结论 理科综合(化学人教物理人教)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意事项: A.稀有气体可用于航标灯、霓虹灯等,是因其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本试卷由化学部分和物理部分组成,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 B.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C.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D.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7.将已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下列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可 第I卷选择题() 达到目的的是 化学部分 A.木炭 B.硫 C.铁丝 D.红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液氧、纯净的空气 B.高锰酸钾、冰水混合物 1.诗词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过氧化氢溶液、加碘食盐 D.矿泉水、医用酒精 A.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9.202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主题的是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川 2.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下列科学家与其对应成就的 C.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D.露天焚烧塑料袋 描述不正确的是 10.为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 A.拉瓦锡得出空气的组成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C.道尔顿提出分子学说 D.闵恩泽研发出多种石油化工催化剂 气压 3.危险化学品标志可以提醒人们在运输、储存、保管、搬运等活动中引起注意 下列物质在储存时需在试剂柜贴右图所示标志的是 传感器 传感器 二氧化锰 B.浓硫酸 采集信息 A.酒精 C.红磷 D.高锰酸钾 5讨氧化氨 溶液10m 形成图像 氧化铜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1g二氧化锰( 1g氧化铜 连接橡胶塞 时向 图1 图2 点燃酒精灯 桌面 B. A.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 B.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检查装置气密性 C.通过对比图2的b、c点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效果 D. D.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催化后产物不同 理科综合第1页(共12页) 理科综合第2页(共12页)》山西省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 10 月质量监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C A D A D B 三、工程 、资源应用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17分。) 21.(3分)混合物 不会 物理性质 22.(3分)化学性质不活泼 78% 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合理即可) 23.(3分)物理 没有 氮气 24.(2分)18% 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25.(6分) (1)助燃 供给呼吸 氧化 (2)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3)真空包装(合理即可) 细胞的呼吸作用(合理即可) 四、科普阅读题(文字表达式 2分,其余每空 1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