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 编号:24112043

六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5 科目:小学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法律,内容,我们,学习,律的,生活
预览图 5
小学政治 小学政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08 课题 生活与法律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学段:小学高年级(六年级上学期)教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课序:本单元第1课定位:本课是小学阶段法治专册的起始课和入门课,具有奠基和启蒙的作用。它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旨在打破法律“遥远、威严、神秘”的刻板印象,建立“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初步认知,为后续学习法律的具体内容(如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奠定情感基础和兴趣起点。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主题:《我们的守护者》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法律是什么,为什么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以及如何守护我们。重点是建立对法律的亲切感、信任感和敬畏感。内容构成:第1课《生活与法律》: 解决“法律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感知法律的存在。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 解决“法律体系的核心”问题,认识最重要的法律———宪法。逻辑关系:本单元两课呈递进关系。第1课是“面”的铺开,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第2课是“点”的深入,聚焦所有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准则———宪法。每课内容分析:课题:《生活与法律》核心主旨:法律调整着我们的社会关系,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规定着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 感受生活与法律的密不可分,知道法律为生活提供秩序、保障安全和维护公平。难点: 理解法律既赋予权利也规定义务,初步建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关爱,增强法治认同感。课时内容分析:主题:理解法律的作用与特征内容要点:1.深化认知:通过具体案例(如校园欺凌、消费者维权、家庭财产继承等),分析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2.辩证理解: 通过案例(如交通违章受罚、损坏公物要赔偿等),理解法律也规定了我们必须遵守的义务和规则,违反了就要承担后果(规范作用)。3.总结提升: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强制性规则,它既保护我们的权利,也规定我们的义务,是公平和正义的体现,是我们国家的守护者。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一) 横向联系(学科内与学科间)与《道德》的联系:法律是成文的、强制的道德底线,道德是内心的、自觉的法律。本课将“遵守规则”的道德要求升华到“遵守法律”的法治层面。例如,之前学过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品德,在法律上对应着《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和人格权保护。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文:可联系相关的记叙文、议论文,学习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观点和案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班队会: 组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我是小交警”等体验活动,深化理解。信息技术: 利用网络资源检索法律案例、观看普法动画片等。(二) 纵向衔接(学段衔接)对前序学习的提升: 在低中年段,学生学习了《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社会公德》等,明确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本课将“规则”的概念具体化、系统化、权威化为“法律”,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为后续学习奠基:本册后续内容:直接为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打下基础(知道了法律重要,那最重要的法律是什么?)。同时,也为学习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法律由谁制定和执行)埋下伏笔。初中学习: 初中法治教育内容更深入、更系统。本课建立的“法律与生活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权利与义务”的初步观念,是初中学习法律部分(如《法律的作用》、《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必备前置知识。资源挖掘:学生生活资源(最核心的资源):学生的出生证明、户口本、疫苗本。家庭生活中的合同(如购房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