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1-1认识化学科学 1.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化学的神奇魅力。 (2)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初步认识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我国古代杰出的化学成就。(3)通过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化学作为中心科学的意义,体会化学 2.教学重点 化学对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教学难点 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有趣而神奇的化学 【讲述】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化学常通过实验来探究和揭示自然界的规律,这是化学的独特魅力 【演示】在烧杯中加入3小勺小苏打,加入少量白醋,观察现象。向上述烧杯中加入一小把红豆,再加入适量白醋,观察现象。 【提问】你能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吗? 用实验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发展"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发展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保持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回答】有气泡产生。 【回答】产生大量气泡,红豆在液体中上下翻滚。 【回答】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泡附着在红豆表面,红豆所受的浮力增加,漂浮到水面;红豆漂浮到水面后气泡破裂,由于自身重力大于所受浮力,又沉到水底,如此反复循环。 【讲述】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我们的印象中,可燃物一般都需要点燃后才能燃烧。那么,不直接点燃,物质能燃烧吗? 【演示】在一个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向下压,观察现象。 【提问】你能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吗? 【演示】将一块棉布手帕浸入酒精和水按体积比2:1混合的溶液中,浸透后取出,拧至半干。用坩埚钳夹持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观察现象。 【提问】你能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吗? 【讲述】以上实验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悬念",这些奇特的实验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通过化学学习就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讲述】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我们要基于实验观察展开思考,证实以前的猜想,或者发现未知的知识。 【回答】棉花燃烧。 【回答】乙醚燃烧需要的温度比较 低,把活塞迅速下压时,压缩空气做 功,玻璃筒内空气温度升高,达到乙 醚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乙醚先燃 烧,放出的热量再引发棉花燃烧。 【回答】手帕被火焰包围,一段时间 后火焰熄灭,手帕完好无损。 【回答】火焰是酒精燃烧产生的。手 帕上有水,水蒸发吸热,使手帕的温 度没有明显上升,没有达到燃烧所需 的最低温度。 通过两个与燃烧相关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燃烧的深入思考,从表面现象分析燃烧产生的原因。发展"科学思维"核心素养: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基于实验事实进行推理。 【讲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的,根据过去学习科学课程的经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我们对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演示】1.向一个烧杯中加入20 mL 蒸馏水,滴加2~3滴酚酞溶液,再滴加1~2滴浓氨水,观察现象。2.向一个烧杯中加入5mL蒸馏水,滴加2~3滴酚酞溶液;向另一个烧杯中加入3~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上述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观察现象。 【提问】你能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吗?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 【回答】实验1中,滴加浓氨水后烧杯中溶液变红。 【回答】实验2中,滴有酚酞的烧杯内溶液由上而下逐渐变红。 【回答】浓氨水中挥发出来氨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回答】在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晾干等。 让学生初步建立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变化的观念。 二、历史悠久的化学 【引入】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化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从人类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