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1-3 怎样学习化学 1.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初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辨识常见的实验仪器,形成安全实验的意识。 (3)知道学习化学需要借助化学符号(化学用语),认识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 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教学难点 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化学语言的使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引入】播放“三星堆”青铜器赏析视频。 【讲述】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的重大发明,这些古老的青铜器的表面为什么是绿色的 这些绿色的物质就是“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我们今天走进实验室,一起来探究碱式碳酸铜的性质。 【过渡】我们先来学习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请先阅读教材附录“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讲解】实验规则:①课前预习;②按照实验方案的要求做实验;③做好实验记录; ④及时洗净仪器,整理好实验用品。安全要求: ①遵守三“不”要求; ②用剩的药品不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展示】播放未按照实验规则进行实验造成安全事故的视频。 【过渡】由于技术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处理而导致突发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遵守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同时,我们要熟知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警示标志,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展示】实验室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备。 【讲解】各类常见标志的含义。常见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 赏析。 学习、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 学习、讨论交流 通过对“三星堆”青铜器的赏析,感悟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帮助学生明确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实验操作规范,形成安全实验的意识和观念。 通过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对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的重视。 帮助学生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过渡】明确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后,我们可以一起来探究“铜绿”的性质。 实验 1:请你根据教材上流程图的图示,完成在“铜绿”中加入稀盐酸的实验。 【提问】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基本操作呢 请大家先看老师演示一遍后再完成实验。(教师演示固体的取用和液体的取用) 要求:① 边回忆实验基本操作,边做实验。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 教师巡视,随时捕捉学生实验过程中错误的实验操作,并记录。 捕捉内容:①液体的取用:试管是否倾斜、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②固体的取用:纸槽的正确使用;③试管的取用等。 【提问】这里展示了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操作出现的错误,请同学们找出错误并进行更正。 观察思考。完成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指出错误所在,并说出正确的操作。 帮助学生明确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纠正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规范两种基本实验操作———液体和固体的取用。 实验2:根据教材上流程图的图示,完成加热“铜绿”的实验。 【提问】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基本操作呢 请大家先看老师操作一遍。(教师演示加热的基本操作要领) 教师巡视,随时捕捉学生实验过程中错误的实验操作,并记录。 捕捉内容:①酒精灯的使用,是否用外焰加热、灯帽放置;②试管夹的使用,夹持的位置、倾斜的角度、试管夹的拿法;③试管口的朝向等。 【提问】这里展示了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的错误操作,请同学们找出错误并进行更正(此时强调的重点:酒精灯的使用和固体的加热操作)。 【提问】我们要正确使用酒精灯。如果不小心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应该如何操作 【提问】通过上述两个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