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 / 赣美版(2024) / 二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陶泥的世界 / 7 远古陶器 / 编号:24205054

第七课 远古陶器 精品课件(25页)—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

日期:2025-10-28 科目:小学美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陶器,新石器时代,出土,文化,遗址,新知
预览图 9
小学美术 小学美术
(课件网) 远古陶器 第7课 (赣美版)二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艺术欣赏 05 实践练习 06 知识拓展 07 课堂评价 教学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学习和掌握“盘条+捏塑”复合成型法,运用压印、贴塑完成 1 种肌理装饰。 2.创意实践:能通过对于陶器的不同形状,可以针对“怎样让容器站稳/好拿/不洒”提出1个改进方案并实施。 3.审美感知:通过观察、比较、讨论陶器的不同种类,能从年代、造型、纹样 3个角度说出远古陶器的“形式美 + 功能美”。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陶器2万年历史,能够举例“祖先造型智慧”对现代设计的启发。 01 02 新知导入 远古的“黑科技”———小小陶器,大大智慧 仙人洞遗址 江西万年 陶罐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62年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距今约2万至1万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陶器,也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陶器。 03 新知讲解 陶器的“前世今生” 世界最早的陶器: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碎片,距今约 2万年 小知识:比埃及金字塔(约5000年)早1.5万年 陶器的成长: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红陶 → 仰韶文化彩陶 → 龙山文化黑陶(像蛋壳一样薄的“蛋壳陶”) 03 新知讲解 什么是陶器?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 陶器是一种传统的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品。陶器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陶器。 03 新知讲解 思考:小口尖底瓶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性是什么? 小口尖底陶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巧思 猜一猜它藏着怎样的巧思 造型 观察陶瓶的外形 功能 猜一猜它是做什么用的 03 新知讲解 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外形纺锤状,小口圆形杯状,颈部细于口部,圆肩鼓腹,尖锥形底。 器身中部对称双环形耳,颈部以下饰黑彩,上腹部细斜线纹,其余素面磨光。高度约46.2cm,口径约5.7cm。 1958年陕西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现为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珍品:小口尖底瓶 03 新知讲解 作为酿酒器:助力发酵储藏。 探索小口尖底瓶的多重用途: 作为汲水器:功能不稳定。 作为祭器:可封口防酸败,尖底利于沉淀。 04 艺术欣赏 不同形状的远古陶器有什么用途? 直流实足橙黄陶鬶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 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镂空陶豆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1963年江苏邳州 大墩子遗址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指甲纹红陶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1958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红陶双耳三足壶 新石器时代中期 裴李岗文化 1977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 04 艺术欣赏 直流实足橙黄陶鬶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 1960年山东潍坊 姚官庄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镂空陶豆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1963年江苏邳州 大墩子遗址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指甲纹红陶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1958年陕西西安 半坡遗址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红陶双耳三足壶 新石器时代中期 裴李岗文化 1977年河南新郑 裴李岗遗址出土 北京大学赛克勒 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 盛放、炊煮食物 炊、饮两用 存储食物 盛放食物 05 实践练习 小工具大作用———制陶工具材料展 主角材料:陶土(红陶土、白陶土) 塑形工具:转盘、木拍、刮刀 装饰工具:刻刀、小刷子、模具 生活小工具:梳子、瓶盖、树枝等 05 实践练习 陶艺制作的基础准备 第一步:揉泥(给泥巴按摩) 目的:去除泥巴中的空气气泡,让它变得更紧实、更听话,这样在后续制作时才不容易开裂。 方法:像揉面团一样,把泥巴放在桌上,双手用力反复搓揉、按压。可以把泥巴揉成一个长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