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猴痘病毒属于原核生物 B.猴痘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最低结构层次 C.猴痘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细胞表面,可引发胃炎。下列可以体现出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组胞差异性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核糖体 D. DNA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位置不动,将标本装片顺时针旋转 则观察到的图像为 4.细胞学说是生物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能施莱登和施旺 B.该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 C.该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D.该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高一生物学 第1页(共6页)】 5.带着夏末的余温,风里悄悄掺了凉意,从炎热多雨的夏季进入干燥清爽的秋季的过程中,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甲、甲 B.乙、乙 C.甲、乙 D.乙、甲 6.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中有诗句为“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已成为我国的文化符号。下列关于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茶叶细胞中不含糖类 B. P参与茶叶细胞细胞膜的组成,但不参与细胞器的组成 C.茶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茶叶富含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作用大于大量元素的 7.能量胶含有麦芽糖、果糖和少量脂肪,是运动爱好者的必备物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和果糖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B.脂肪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果糖分子中储存的能量和脂肪分子中的相同 D.麦芽糖可聚合生成淀粉,淀粉不含有碳链结构 8.若对下列物质进行水解,则理论上得到的单体种类数最多的是 A.淀粉 B.纤维素 C.血红蛋白 D. DNA 9.玉米缺钾(K)时,会出现叶尖和叶缘褪绿变黄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在玉米细胞中属于大量元素 B.玉米细胞中的 K来自无机自然界 C.玉米细胞中的 K 含量和无机自然界中的不同 D.玉米缺K时叶片变黄,说明K 是合成叶绿素的元素 10.下列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中氨基酸的R基上含有 Fe B. H 原子数是C原子数的2倍 C.含有肽键和氢键等结构 D. R基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 【高一生物学 第2页1共6页)】 11.下列物质与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生命的燃料” B.几丁质———昆虫外骨骼 C.胆固醇 ———植物细胞膜成分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12.某研究小组探究一种新发现的异养型嗜热菌的化学组成,他们将提取到的3种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物质A、B、C进行了彻底分解,结果分别得到1种、6种和8种小分子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物质 A 可能是脂肪 B.物质C的功能可能是运输 C.物质B可能是嗜热菌的遗传物质 D.物质C的分解需要消耗水分子 13.双缩脲试剂由A液和B液组成,斐林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假设被测样液均为1mL,则下列关于A液和B液与甲液和乙液的比较,错误的是 A. A液与甲液、B液与乙液的成分相同。 B. A液与甲液、B液与乙液的质量浓度相同 C. A液和B液的使用顺序与甲液和乙液的不同 D. A液与B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