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二年级/下 单元 6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编排 第六单元围绕人文主题“革命先辈”,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都是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通过单元统整学习,学生能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八角楼上》叙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呕心沥血工作的场景。《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赞扬了革命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难忘的泼水节》通过描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总理的平易近人,心怀百姓。《刘胡兰》叙述了刘胡兰同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刚正不阿,不屈不挠,英勇就义的故事,表现了她无畏的英雄气概。“我爱阅读”板块中的《王二小》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王二小将敌人引入八路军埋伏圈并英勇牺牲的故事。,整体而言,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以“革命先辈”为线索,力图通过文本阅读,感受到镌刻于炎黄子孙骨子中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课程标准要求 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认识本单元生字,读准多音字。 2.正确书写生字和词语;掌握猜测字义、词义的方法。 3.通过认读,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阅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励志名句。了解名句蕴含的道理。 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语文要素进阶(可作思维导图截图) 语文要素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八角楼上》借助描写环境、人物神态的词句,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朱德的扁担》关注描写动作的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难忘的泼水节》结合有关事物的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节日的欢庆场景。《刘胡兰》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 本单元围绕“伟人”的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展现了伟人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单元“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三单元“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基础上的发展提高。从“借助图片”到“借助词句”,从“讲述课文内容”到“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本单元教学建议以读为主线,并引导学生课前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四、教材解读表格 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建议14八角楼上借助描写环境、人物、神态的词句,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1.多元认字。 2.根据提示讲故事。15 朱德的扁担 16难忘的泼水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重点理解“山高路陡”、“穿着草鞋”、“戴着斗笠”等词,体会挑粮的艰难;理解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 结合插图与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重点观察插图中周总理的穿着、表情,理解“笑容满面”、“敲鼓”、“泼水”等词,感受节日的欢乐与总理的亲切。 输入: 分角色朗读战士们“藏扁担”和朱德同志“找扁担”的段落,体会情感。 表达(内化): 情境表演:“如果你是和朱德爷爷一起挑粮的小战士,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1.鼓励学生多元认字。 2根据词语提示,讲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17 刘胡兰 抓住“收买”、“威胁”、“愤怒”、“挺起胸膛”等关键词,体会刘胡兰的坚定与勇敢。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含义。1.多元认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里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绝不屈服。语文园地六 1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