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 / 岭南版(2024) / 一年级上册(2024) / 本册综合 / 编号:24244151

2025-2026小学岭南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日期:2025-11-02 科目:小学美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生,图片,单元,国庆节,观察,国旗
预览图 5
小学美术 小学美术
2025-2026小学岭南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欣赏 新学期 第1课 看图讲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第一单元 幸福成长 第2课 我来上学啦 第3课 开心进学校 第4课 漂亮的教室 第5课 喜欢新老师 第6课 欢乐运动场 第7课 学校小导游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二单元 团结友爱 第8课 独特的自己 第9课 同桌小伙伴 第10课 有趣的影子 第11课 熟悉的朋友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三单元 经典永流传 第12课 铭记中国符号 第13课 认识通用标识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四单元 象形会意传文脉———天 第14课 星空的故事 第15课 天空的颜色 第16课 我的太空梦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五单元 笔墨游戏真有趣 第17课 毛笔真神奇 第18课 线条变化多 第19课 画线真好玩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本册综合 欣赏 新学期 第1课 看图讲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核心素养目标 图像识读: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初步理解画面内容、色彩和构图所传递的情感,能识别国旗、天安门等象征国家的视觉符号。 美术表现: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色彩或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场景,表达对“国庆节”的直观感受。 审美判断:感受图片中庄严、喜庆的氛围,初步体会视觉艺术与时代背景的联系,萌发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创意实践:结合图片内容,用绘画或拼贴的方式创作“我心中的国庆节”简单作品,培养想象力。 文化理解:了解国庆节是国家重要的节日,初步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片,理解画面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主题和主要元素(国旗、人群、天安门等)。 帮助学生用语言或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对国庆节的感受,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一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有限,如何通过图片和故事化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美术表现(如绘画、拼贴中的色彩选择、元素组合)。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国庆节相关视频、展示图片,创设“喜庆、庄严”的课堂氛围。 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图片,提问“图中有什么?人们在做什么?”等问题,培养观察能力。 故事讲述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述“国庆节的由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 示范法:教师示范简单的国旗、天安门绘画步骤,降低学生创作难度。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图片内容,分享自己的发现,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约5分钟) 1.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播放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短视频(1分钟,无解说,突出国旗飘扬、人群欢呼的画面),提问:“小朋友们,视频里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看起来开心吗?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呢?” 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国庆节”“升国旗”“开心”等关键词。 教师总结:“对啦!这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节日———国庆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看图讲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起看看很多年前,人们是怎样庆祝新中国成立的。” 教材分析与图片观察(约15分钟) 出示教材图片,引导观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的主图(假设图片内容为:1949年开国大典场景简化版,画面中有天安门城楼、飘扬的五星红旗、欢呼的人群、放飞的和平鸽),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互动: 步骤1: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说出“红旗”“房子”“很多人”“鸽子”等元素。 步骤2: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元素记录在黑板上(如“红旗”“天安门”“人群”“鸽子”),并追问:“红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国旗的红色和五颗星)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图中最显眼的是‘五星红旗’,它是我们国家的国旗。红色代表革命和胜利,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