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青岛版一上科学第二单元第8课《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 活动主题 终极考核:感官统合指挥官———科学比较与测量 二、 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教学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属于核心概念13. “工程设计与物化”下的“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2.学段目标:1-2年级学段目标中“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业要求:能比较事物之间外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能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 三、 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具有总结、应用与升华的重要意义。它不再是单一感官的训练,而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四课所学的所有观察方法(看、听、摸、闻、尝),对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比较、排序和分类。本课初步引入了“测量”和“标准”的思想,让学生体验从模糊描述到精确比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一步,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物体的许多属性(如大小、轻重、长短、气味、味道等)是可以比较和测量的;理解比较时需要基于相同的标准(如都用小立方体测量长度),结果才公平、准确。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感官对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比较;能学习用简单的工具(如小立方体)进行初步的测量,并对物体进行排序和分类。 3.探究实践:能通过“水果嘉年华”和“桌子有多长”等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和测量,并记录结果。 4.态度责任:在比较活动中乐于合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体会统一测量标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中国古今测量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比较需要统一标准”,并初步体验用统一物进行测量。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感官特工”徽章动画、用不同手测量桌子导致结果不同的情境动画、古代“尺”的图片和现代高科技测量图片)、多种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确保洗净安全)、天平或自制跷跷板比轻重工具、多个小立方体(作为标准单位)、纸条、剪刀、胶水、“感官统合指挥官”勋章、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前四课积累的感官经验。 3.环境准备:将学生分成4-6人的“特工小队”,便于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总部终极考核 教师活动: “立正!各位优秀的感官特工们!恭喜你们成功解锁了五大感官的全部技能。现在,总部迎来了最后的终极考核:感官统合指挥官!一个真正的指挥官,不能只会单一技能,必须能综合运用所有感官,进行科学的观察、比较和判断。你们有信心接受这最后的挑战,拿到象征着最高荣誉的‘统合指挥官’勋章吗?” 学生活动: 情绪高涨,充满信心地回答:“有!” 设计理念:将本课定位为综合应用与终极考核,赋予学生更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紧扣单元大情境,自然引出本课核心———综合与比较。 (二) 新授与探究:指挥官的综合训练 任务一:综合应用———水果嘉年华 教师活动: “考核第一关:水果嘉年华!每个小队将获得一个水果篮。你们的任务是:动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灵敏耳朵、超级触感、嗅觉和味觉(如果老师允许品尝),从大小、形状、颜色、表皮光滑度、气味、轻重等多个角度,对这些水果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比较!” “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谁的表皮最光滑?谁的气味最浓?掂一掂,谁最重?谁最轻?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巡视指导,鼓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