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沪粤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三章 光和眼睛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273570

第三章光和眼睛随堂练习(含答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4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光屏,凸透镜,透镜,清晰,硬币,如图
预览图 4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图中男同学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眼睛刚好看不见硬币的地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请女同学慢慢往杯里倒水,男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随着水的增多,他可以看见硬币的像,且感到硬币像逐渐降低 B.随着水的增多,他可以看见硬币的像,且感到硬币像逐渐升高 C.注水后能看见硬币的像,看不见硬币的像升高或降低 D.注水后仍看不见硬币的像 2.下列现象中属于色散现象的是(  ) A.色彩缤纷的焰火 B.闪烁的霓虹灯 C.雨后的彩虹 D.北极的极光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各元件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完整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B.利用图中成像特点可以制成照相机 C.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40cm刻线处,向左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像 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故宫角楼在水中的“侧影” B.树在地面上的“树影” C.花在透镜下的“放大像” D.月亮在水中的“像” 5.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6.平面镜前有4个发光点, 如图2.57所示。图中眼睛不能看到其虚像的发光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c点和d点 7.一束光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CO为入射光线 B.BF为水和空气的界面 C.反射角的大小为60° D.AD的左侧为空气 8.我国曾成功发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具有接收云层辐射热的红外线传感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点密集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 A.不可见性 B.热效应 C.穿透性 D.化学效应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 和3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若凸透镜是L1,小明在透镜前加一合适的凸透镜,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③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上不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④若凸透镜是L2,小明在透镜前加一合适的凹透镜,移动光屏,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蜡烛距凸透镜15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 ②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③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进行对调,光屏上能呈现放大的像 ④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左移,同时像在变小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二、填空题 11.小明身高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正前方0.6m处,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高度为   m,当他向镜子靠近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是某眼睛成像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眼睛需要配戴    (选填“凹”或“凸”)透镜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