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淄博十八中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 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 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古诗词中涉及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谷雨晴时春昼长,鹧鸪啼处百花香”,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此过程放热 B.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此过程放热 C. “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此过程放热 D. “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此过程吸热 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中装上适量碎冰进行实验,因为碎冰比大块冰的比热容小,熔化的更快 B.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说明冰的熔点为-3℃ C. 由图乙可知,在t1~t2的时间内碎冰停止吸热 D. 0~t1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比t2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4.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正确实验并采集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装置时,应该先确定铁夹B的位置 B. 有“白气”冒出,说明水已经沸腾 C. 0~6min内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 8~10min内水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 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 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 D. 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6.电冰箱通电后,制冷剂被压缩机从蒸发器内吸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随后进入蒸发器……,通过这样的循环,实现制冷效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冷剂需选用不容易汽化的物质 B. 制冷剂需选用汽化吸热能力弱的物质 C. 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液化放出热量 D. 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最终能使整个房间内降温 7.古诗词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B.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8.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中(  ) ①如甲图,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②如乙图,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下方可挂起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③如丙图,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④如丁图,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①②④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9.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10.如图,玻璃瓶内有少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瓶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瓶内打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瓶内空气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