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万马奔腾 B. 车流滚滚 C. 地球在运动 D. 花香引来蜜蜂 2.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 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B. 将冰块放入常温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 在阳光的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 3.生活中使用静电除尘掸时,只需摇动掸子就可产生静电,将灰尘“吸”到掸子上,下列与此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用吸管“吸”出杯中饮料 B. 路旁隔音墙会“吸”收噪声 C. 摩擦后的气球“吸”起头发 D. 人体的消化系统“吸”收营养 4.物质的物理属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物理属性应用对应不合理的是(  ) A. 铝合金:密度小———制造飞机机身 B. 铁:硬度大———做铁锅 C. 钢:弹性好———做汽车的减震弹簧 D. 铜:导电性好———制造电线 5.某组同学在做“探究小灯泡发光”实验,如图是灯泡的结构示意图,选项图中能让小灯泡发光的是(  ) A. B. C. D.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量只能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C. 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D. 汽油机气缸内的汽油燃烧不完全,会导致汽油热值降低 7.如图所示,是具有特色的江西传统小吃。在制作或品尝这些美食时蕴含了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手工制作艾米果捏成不同的形状,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瓦罐汤在大型瓦缸内慢慢煨制升温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 油条与麻糍能黏在一起,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间仅有引力而没有斥力 D. 吃茶饼时闻到桂花香味,是由于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为落实骑电动摩托车“一盔一戴”的要求,某校科创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只有当车钥匙启动(开关S1闭合),指示灯亮,且驾驶员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开关S2闭合),车才能行驶。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9.如图a,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摩擦后失去电子的玻璃棒丙分别靠近甲、乙,现象如图b所示,则(  ) A. 甲一定带负电 B. 乙可能不带电 C. 丙一定带正电 D. 甲和乙靠近时,一定如图c所示 10.“电暖手袋”让这个严冬不那么寒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暖手袋未插电加热前没有内能 B. 暖手袋加热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 暖手袋暖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 插上电源加热时,暖手袋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11.如图,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 (填“左”或“右”)运动,气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温度计的示数 。 12.如图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带 电,其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原子整体 (选填“显”或“不显”)电性。 13.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倒入一半水,再注满酒精,塞上塞子后将试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该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 ,但是水和酒精都很难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斥力)。 14.图甲是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能发动机,它的工作原理与汽油机原理相同,但热效率可达42%。并可实现“零碳排放、零污染排放”的“双零排放”。图乙是氢能发动机的 冲程,将气体的 能转化为 能。若氢能发动机的飞轮转速是3600r/min。则该氢能发动机每秒内对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