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伟大的改革开放 / 编号:24283784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教案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日期:2025-11-05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浦东,改革开放,开放,中国,上海,意义
预览图 0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 【设计思路】 从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吹响,到党的十八大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相继诞生,历经35年蝶变,如今的浦东,已从阡陌纵横的农田蜕变为全球瞩目的现代化大都市。所以本节课以浦东35年成就为主题讲解改革开放,首先以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视频引出议题“浦东的巨变从何而来”。并通过两个议题,议题一:为何要开发开放浦东?通过浦东35年开放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开端与历程相关知识;议题二:浦东的成功证明了什么?通过浦东35年发展成就总结改革开放的意义。 【课标要求】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以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的意义,认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科学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不断研究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结果。 公共参与: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丰富成果及意义,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系,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历程;改革开放的实质;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是实质与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 【第二页】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猜谜游戏,大家根据我的关键词说出这是哪个城市。它很时尚,节奏快,国际化程度高,是中国开放的典型城市,它也被称为魔都。对,它就是上海。 【第三页】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今天我们就说说关于浦东的故事。一起来看视频。(浦东35年视频,1分08秒)从芦荡蛙声到现代化新城,经过35年努力,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2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78万亿元。 【第四页】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探究浦东的巨变从何而来。首先进入第一个议题。 议题一:为何要开发开放浦东? 【第六页】首先得回到当时得中国遇到了什么问题,十年动乱结束后,我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处于半饥饿状态、购买生活必需品凭各种票。面对此现状,邓小平同志提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第七页】于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历史新时期。 【第八页】这次会议做出了哪些决定?来看视频了解。(视频1分23秒) 知识点:一、改革开放的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2)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十页】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全国掀起改革大潮。而上海浦东也由此从阡陌田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一起来看浦东是如何走过这35年开放之路的。 议学情境: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将其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标杆”。中央赋予浦东的使命是“先行先试”,通过开放倒逼改革,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高效配置资源、融入全球经济。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时期浦东从基础建设转向功能提升,逐步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科创中心并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2013年上海自贸区在浦东正式挂牌,成为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市场化、国际化规则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议学问题:从浦东开放之路总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