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形状、物态、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2.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t、kg、g、mg); 3.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托盘天平的调节与精确测量 【自主学习】 1.请把以下物品:铁钉、桌子、铁锤、凳子,分为两组,可以怎么分?请说出分类的理由。 一类:_____;另一类:_____。 理由:_____。 2.铁钉 、桌子、铁锤、凳子,都是一个个具体的_____,而构成它们的铁、木材都是各种不同的_____。 总结:自然界的一切_____都是由_____构成的。(选填“物体”、“物质”) 3.如果将铁钉 、桌子、铁锤、凳子,这四件物体按照制作材料的多少来分为两组,构成材料较少的一组有:_____;构成材料较多的一组有_____。 总结:物体所含_____的多少叫作质量。 4.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 )、_____( )和_____( )。 5.1t=_____kg,1g=_____kg,1mg=_____kg。 6.感受身边的质量: 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_____; ②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_____; ③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_____。 【合作探究】 任务要求: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质量不随形状、物态、位置变化”: 1.形状变化:把一块橡皮泥捏成球、捏成长条,橡皮泥所含物质的多少_____(选填 “改变” 或 “不变”),因此质量_____。 2.物态变化: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从固态变成液态,所含物质的多少_____,因此质量_____。 3.位置变化:地球上的物体被带到太空,位置改变,但所含物质的多少_____,因此质量_____。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_____(选填 “有关” 或 “无关”)。 1.在实验室,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 2.托盘天平的构造: 托盘天平由分度盘、指针、_____、天平盘、_____和_____、砝码等构成。 3.最大秤量:也就是天平所能测量的_____;最小秤量:保证天平正确称量的_____。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_____上,把游码移到标尺_____端的_____处。 (2)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盘里,用_____向_____盘里按_____的顺序加(或减)砝码,并调节_____,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 5.托盘天平的保养方法: (1)用天平称量的物体质量不能_____。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_____。 (2)保持天平_____、_____。不要把_____和_____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把砝码_____,以免锈蚀。 6.温馨提示:(1)读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时,应以左边刻度为准。 (2)测量完毕砝码要装入盒内,并将游码归零。 1.用天平测量一组固体物块的质量 (1)取一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用手分别感觉并估测它们的质量大小。 (2)调节天平:把天平放在_____上,取下天平托盘架下的橡胶垫。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 (3)测量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里,用镊子向_____里加(或减)砝码,并适当移动_____,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加上游码对应的_____。据此计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铜块的质量/kg 铁块的质量/kg 铝块的质量/kg 测量值 2.用天平测量50mL水的质量 (1)取一烧杯,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在杯中加50mL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杯中水的质量等于_____,并把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空烧杯的质量/kg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kg 50mL水的质量/kg 测量值 【归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