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 人教中图版(2019) /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 第2章 算法与程序实现 / 2.2 算法的概念及描述 / 本节综合与测试 / 编号:24335791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2019)信息科技 2.2 《算法概念及描述》-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0 科目:高中信息技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算法,描述,步骤,结构,问题,解决
预览图 2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2.2《算法的概念及描述》 教科书 书名: 《信息技术》必修1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中国地图-出卷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 能结合实例,理解并描述算法的特征。 3. 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4. 选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增强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能够选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分析设计算法。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4分钟 算法的 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引出主题 小明到北京旅游时,火车到达北京站,小明计划乘坐地铁从北京站去天安门参观,地铁线路图如下图所示,你能帮小明规划好路线吗?是否还有其他的路线? 规划好的路线就是我们设计好的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结合实例,讲解算法概念 广义上讲,算法是解决一个特定问题而采取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 例如:想要从北京去上海迪士尼旅游,就可以采用如下的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① 网上购买迪士尼门票; ② 根据日期,购买火车票或者飞机票; ③ 根据行程及日期安排,预定酒店住宿; ④ 带好各种票据,收拾好行李,按时乘车; ⑤ 到达上海,乘坐出租车或公共交通去往酒店入住,放行李; ⑥ 带好门票,按时到迪士尼游玩。 上述步骤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其实在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时,都有算法的身影,算法就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采取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 7分钟 算法的 特征 自主探究,分析算法特征 布置实践任务,分析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的算法,根据分析填写学案上的表格。 判断抛物线 轴是否有交点。 已知函数,设计一个算法,输入,输出函数值。 设计一个算法,输入,输出的绝对值。 总结讲解算法特征 根据实践结果,总结说明算法的特征,对算法的五大特征进行讲解。 有输入。一个算法通常要求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描述运算对象的初识情况。 有输出。一个算法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可以执行的,或者都可以分解成计算机可执行的基本操作。 确定性。算法的每个步骤都具有确定的含义,没有歧义。 除了上述的数值问题可以用算法来描述,算法也可以描述很多的非数值问题,比如:图书资料的检索,人名的排序等。 请同学们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步骤是什么?是否符合算法的五个特征呢? 8分钟 算法的描述 问题驱动,分析三种描述方法 小明在去往地铁站时,在路口遇到了一个红绿灯。小明发现该红绿灯上配有一个倒计时器,倒计时15s之后红灯变成了绿灯,如何将“倒计时15秒”的算法描述出来? 提问:你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描述出解决该问题的算法步骤吗? 分析讲解该问题,说明如何用自然语言描述该算法。 ① 将计数器t设为15; ② 如果t大于等于1,执行步骤③,否则执行步骤⑤; ③ 显示t,并保持显示1分钟,然后清除显示; ④ 将t的值减1,跳转至步骤2。 ⑤ 倒计时结束。 说明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缺点,引出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 流程图是用图形表示算法的一种常用工具。用流程图描述的算法直观易读,问题解决的步骤清晰简洁,算法结构表达明确。 讲解流程图常用符号的作用。说明绘制流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流程图描述倒计时15分钟的算法。 通过对上述流程图的分析,说明该流程是一种循环结构。引出算法有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分别是顺序、选择、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每一步骤按先后次序被执行,即先处理S1,再处理后面的S2到Sn,如下图顺序结构所示。 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根据条件是否成立,选择执行不同的分支,如下图选择结构所示,当条件C成立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