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 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1.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创新指数排名飙升,下列关于我国新科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空间站使用的砷化镓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超30%,其生产原料是石英 B.高铁机车用于导电的受电弓板是碳系新材料,利用石墨耐高温、有润滑感性能 C.我国生产的聚丙烯医用口罩为全球防止新冠病毒扩散发挥了重大作用,能起到外层防飞沫,中层吸附过滤病毒,内层吸湿的作用 D.国产大飞机使用的合金具有密度高、硬度大、熔点高等特性 2.Fe2O3可以用作脱除废气中H2S的催化剂。脱除的一种路径如下图所示。 已知:硫单质易溶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S分子的键角小于 B.根据元素电负性,可推测出吸附方式以甲为主 C.丙到丁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D.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用CS2浸泡催化剂,提高催化剂活性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0gN2和足量的H2反应生成NH3的数目为2NA B.13.2gCrO5(Cr元素的化合价为+6)分子中含过氧键的数目为0.2NA C.4.6gC2H6O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6NA D.标准状况下,11.2LHF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4.我国科学家从中国特有的喜树中分离得到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喜树碱,结构如图。下列关于喜树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N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 B.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C.羟基中的极性强于乙基中的极性 D.带*的氮原子有孤电子对,能与含空轨道的以配位键结合 5.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将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常温下铝和浓硫酸不反应 C 取少量Na2SO3固体样品配成溶液,加入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Na2SO3样品变质 D 取少量食盐样品,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 该食盐样品中没有添加KIO3 A.A B.B C.C D.D 6.用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C.1molH2与足量O2反应生成的H2O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NA D.在反应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中,6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向HX的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溶液变澄清 酸性: B 将铜丝插入溶液中 铜丝溶解 铜的金属性强于铁 C 25℃时测盐(MR)溶液的pH 不能判断和是否均为强电解质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同时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含有 A.A B.B C.C D.D 8.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盐是强氧化剂,常用于测定钢中锰的含量。中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Y<Z B.氢化物的沸点:X<Y C.中Z的杂化方式是 D.用于测定钢中锰的含量时,Y元素被还原 9.(M)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种数有 已知:不考虑立体异构且不包括M本身。 A.10种 B.11种 C.12种 D.13种 10.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