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366156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考点专练(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11-12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长度,测量,刻度尺,读数,换算,知识点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考点专练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 考点1 长度单位及换算 1.关于长度的单位换算,下列四个算式中正确的是(  ) A.1.2m=1.2×100=120cm B.1.2m=1.2m×100=120cm C.1.2m=1.2m×100cm=120cm D.1.2m=1.2×100cm=120cm 【答案】D 【知识点】长度单位及换算 【详解】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将1.2m换算为以cm做单位的过程应是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 考点1 常用测量工具 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 A. 卷尺 B. 日晷 C.直尺 D. 游标卡尺 【答案】B 【知识点】常用的测量工具、用表测量时间、测量时间的工具 【详解】ACD.卷尺、直尺、游标卡尺均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ACD不符合题意; B.日晷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时工具,可以测量时间,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2 刻度尺的使用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是(  ) A.4.5cm B.5.5cm C.4.50cm D.5.50cm 【答案】A 【知识点】刻度尺的分度值、刻度尺的读数 【详解】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未从零刻度线量起,则读数时应该用物体末端的读数减去物体起始端的读数,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此刻度尺分度值为1cm,物体未从零刻度线量起,则用末端读数减去起始端读数,故物体的长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所示,A、B两位同学在测量一段铅笔的长度,A同学的测量结果为 cm,B同学的测量是存在 (误差/错误)的。 【答案】 4.39 错误 【知识点】刻度尺的读数、误差与错误 【详解】[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A同学的测量结果为 [2]误差是受到仪器精度、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导致测量值和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差距,误差不可避免也不能消除;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避免,图B中读数是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导致的错误。 考点3 常见的长度及估测 5.广东民间舞蹈英歌舞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所示表演者手中的舞槌长度大约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长度及估测 【详解】由图可知,表演者手中的舞槌大约是成年人的手臂长度的一半,成年人的一个手臂长度约80cm,则表演者手中的舞槌的长度约40c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4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6.某同学为了测某粗细均匀导线的直径,她采用了如下方法:剪下一段导线后,将这段导线在一支铅笔上紧密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刻度尺测量这个导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为 ,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d为 mm。 【答案】 1mm 0.6 【知识点】刻度尺的分度值、刻度尺的读数、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累积法 【解析】【小题1】[1]刻度尺一大格代表1cm,一大格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代表0.1cm=1mm,故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刻度尺读数时要在精确值之后估读一位,导线圈左侧对准的刻度是0.00cm,右侧对准的刻度是2.40cm,故导线圈的长度为L=2.40cm;导线直径为 知识点3 时间的测量 考点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cm; (2) s; (3) s。 【答案】(1)100 (2)60 (3)3600 【知识点】长度单位及换算、时间单位及换算 【详解】(1)由1米(m)等于10分米(dm),1分米(dm)=10厘米(cm)可知, 1m=100cm。 (2)由1分钟(min)等于60秒(s)可得, 1min=60s。 (3)由1小时(h)等于60分钟(min),1分钟又等于60秒可得 1h=60×60s=3600s 考点2 测量时间的工具 8.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