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19956500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小学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公民,义务,基本权利,法治,权利,人权
预览图 3
小学政治 小学政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采用分散设计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法治教育,一方面,基于学生公共生活空间的不断拓展,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划,采取分散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意识教育;另一方面,基于学生思维领悟能力和价值判断水平,采取集中的法治教育专册的方式,在六年级上学期开展以宪法精神为主线的系统的法治教育,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 2.单元主题 作为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同国家、社会、他人打交道。我国宪法赋予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但我们获得这些基本权利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在实践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应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哪些基本义务,而以上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单元以“公民身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逻辑主线。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与“我是中国公民”三部分。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部分,向学生讲述了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哪种基本义务,向学生介绍我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核心素养落脚点 依据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所规定:关于法治观念是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使遵法守法、学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明确权利、义务相统一,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有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行为,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落实学段目标中关于法治观念中的小学高段要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结合真实案例,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方式和途径,以期达到掌握公民的内涵,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4.学习目标 本单元目标: 1.掌握公民的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2.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 3.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4.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5.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 6.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5.单元大任务 我们是公民 公民意味着什么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我是中国公民。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6.单元子任务 3.公民意味着什么 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 不同的公民身份代表着不同的国籍;国籍的取得与丧失;“公民”的词源。 认识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的记载内容;身份证的用处;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我是中国公民 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树立中国公民意识。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国家驻外机构对于中国公民的保护。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的含义;基本权利的内容;权利行使的界限。 公民的基本义务 基本义务的含义;基本义务的内容;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我国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 7.单元任务整体规划 第三课共三个话题,建议一个话题一课时,共三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