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编号:20420981

2024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04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实验,反应,溶液,金属,猜想,操作
预览图 5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2024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学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把一颗绿豆大的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稀溶液中,并未观察到红色固体、而是看到了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为此,他们开展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一种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能跟氧气反应,还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做出猜想) 猜想1: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生成的碱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猜想2: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碱,生成的碱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实验一 用小刀切一颗绿豆大的金属钠投入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 金属钠漂浮于水面上并迅速移动,伴有嘶嘶的响声及白雾。不规则钠慢慢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随后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将盛满水的试管倒扣在金属钠上,收集到一种气体,点燃时产生轻微的爆鸣声 ①金属钠的密度比水的     填“大”或“小” ②反应放热,金属钠的熔点     填“高”或“低” ③生成了氢气 实验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④反应后的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⑤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三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试管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猜想1成立。 (拓展思考)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其目的是隔绝   。 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进行的是   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果处理后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为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向其中加入活性炭,这是利用其具有   性。 (2)图乙进行的是   操作,实验时水中加入几粒沸石的作用是防止   , 冷凝管中冷水应该是从   进入。(填字母) 3.厨房里有一包没有标签的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是Na2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于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还含有少量氢氧化钠。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   。 (2)【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HNO3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②    ③    猜想三成立 (3)【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4)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 (6)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4.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Ⅰ.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于玻璃管的零刻度位置,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 Ⅱ.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后断开电源。 Ⅲ.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3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在进行以上两个实验前都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4的操作Ⅰ、Ⅱ中,上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