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评价卷(B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3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 Ca(OH)2 NaCl B.H2SO4 NaCl Ca(OH)2 C.NaCl Ca(OH)2 H2SO4 D.Ca(OH)2 H2SO4 NaCl 2.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 ) A.KCl B.CO(NH2)2 C.K2SO4 D.Ca3(PO4)2 3.小李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洁厕灵 pH 10.2 8.5 5.8 1.4 A.牙膏显酸性 B.西瓜汁的酸性比洁厕灵的酸性强 C.肥皂水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D.蚊虫叮咬处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 4.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 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5.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黄色溶液 C.具有挥发性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H2O→H2 B.Mg→MgO C.Na2CO3→NaOH D.KNO3→NaNO3 7.《本草纲目》记载“冬灰,乃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今人以灰淋汁,取硷(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烧”涉及氧化反应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 C.“灰淋汁”涉及溶解 D.“取硷浣衣”利用碱的腐蚀性 8.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的本质是与酸溶液中的H+反应 B.该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该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能使该溶液显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 H2SO4 HCl KCl B.AgNO3 NaCl BaCl2 KNO3 C.Na2SO4 BaCl2 NaNO3 HCl D.NaOH Fe2(SO4)3 HCl KCl 10.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点燃 B Cu(Fe)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4溶液(H2SO4) 氧化铁 加入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钠(NaOH) 硫酸铜溶液 加入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所以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12.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无明显现象 C.有气泡产生 D.石蕊溶液呈紫色 13.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 B.向一定量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C.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 14.(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氯化钠 氯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