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 第六单元 / 24 唐诗三首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编号:21188273

第24课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9-17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秋风,怒号,茅草,诗人,赏析,茅屋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件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学习目标 1、疏通诗歌文意,把握诗歌内容(重点) 2、赏析诗歌中的重点语句(难点)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背景介绍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很多诗篇都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及衰的历史面貌,其诗历来享有“诗史”之称,其人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文学文化常识】 2、歌行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由汉魏六朝乐府诗发展而来,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多层茅草。 挂着,挂住。罥,挂结。 高。 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势低的地方。 译文:八月秋高气爽风怒号,卷走我屋上的多层茅草。茅草飞渡浣花溪洒向临江的郊野,飞得高的在高树梢上挂着,飞得低的沉到池塘水中。 【古诗词曲鉴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 风 破 屋 秋风: 茅屋: “我”: 肆虐 怒号、卷—正面描写 飞、洒、挂罥、飘转 ———侧面描写 弱不禁风 痛惜 诗歌赏析 【赏析】以描述开篇,运用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 炼字、修辞:“怒”写出了秋风之狂,“风怒号”,以拟人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描写了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组成了一幅鲜明的秋风怒号图,渲染了凄苦的氛围,衬托出诗人焦灼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的“怒”字。 问题引领 “怒”字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秋风来势猛,声音大,速度快,力量强的特点。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译文:南边村庄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由于唇焦口干已喝止不住,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喝止不住。 狠心。 如此,这样。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群 童 盗 茅 秋风: 茅屋: “我”: 助童盗茅 茅草被盗 痛心 人民疾苦 【赏析】【赏析】村童偷茅而去,表现出诗人焦灼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老无力”“呼不得”“叹息”等词语写出了诗人的老态、愤懑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年迈穷困的现实,为后文中的悲惨遭遇埋下伏笔。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 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 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阴沉迷蒙的样子。 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战乱,指安史之乱。 渐渐黑下来。向,接近。 被子。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破 屋 漏 雨 秋风: 茅屋: “我”: 风雨交加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