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 21 古诗三首 / 出塞 / 编号:21201111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出塞》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15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出塞,学习,出示,古诗,边塞,诗人
预览图 2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出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塞、秦”等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塞、秦”等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单元导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 (1)谁来读单元导语上的这句话。 (2)什么意思呢? 点评:对呀,国家的兴衰,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人人都应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贡献。 2、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表现了历史名人的爱国之情。(1)谁来读单元语文要素。(师:聚光灯) 出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 (2)(学生笔记:框出第一点)框出第一点要素。一起读。 今天,我们来学习21课,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个别读题、齐读。 板书:21古诗三首 分别是哪三首古诗?(唐朝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唐朝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和宋朝女诗人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 板书:《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任务一:借助拼音,试着把三首古诗读正确,想想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出示任务一:借助拼音读古诗,想想: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1)自己读。 (2)交流。 预设一:《出塞》和《凉州词》是七言诗,《夏日绝句》是五言诗。 预设二:《出塞》和《凉州词》是边塞诗,《夏日绝句》抒发内心悲愤、爱国情怀。 板:边塞诗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出塞》,题目中的“塞”是多音字,个别读题目,齐读。自己再读一读古诗,圈出这首古诗中的多音字。 (出示:任务二:借助拼音,读一读《出塞》,圈一圈多音字。) (1)个别朗读。 点评:(师划线)你把七言绝句的感觉读出来了,这儿有了小小的停顿,真棒。自己划一划。(生划线) (2)交流发现。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还”,意思是“归来”,读作“huan”(二声)。 ●“将”这儿是“将领”的意思。一起读:将(四声),它还有一个读音“jiang(第一声)”,组成词语“将来”。(师出示笔记) ●“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注释告诉我们“教”的意思是?(令、使)所以读第四声。  (3)再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首诗。 三、学习《出塞》,体会情感 1、了解题意 (1)《出塞》,题中的“塞”是什么意思?有人查过资料吗?(对,“塞”就是可以防守御敌的险要的地方。)《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用的题目。 (2)组组词。(边塞、要塞、塞外) 2、认识诗人 (1)诗歌的作者是~(唐代 王昌龄) (2)对于诗人,你做过了解吗?个别读。 (老师出示简介: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他三十几岁进士及第,这首诗是他在科考前,也就是二十几岁时,赴嘉峪关,玉门关时作的。) (3)(老师笔记出示:两首出塞)《出塞》一共有两首,自己的读一读。 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一)学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第一首《出塞》尤为著名。学习第一行。 (1)第一句,读好它。(个别读、齐读) (2)王昌龄向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呢?结合插图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交流:结合插图,边塞的关口由高高的城墙阻隔而成,在崇山峻岭中曲折蜿蜒,好似没有尽头。/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延续至今。 (3)补充:应该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口,古诗文中这种词语互相补充的方法叫做“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古代诗文的相邻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