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人教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 第1课 情感表达 / 编号:21229648

第一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9-19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表达,情感,分析,作品,一课,画面
预览图 7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 —美术中的历史 第一课 情感表达 第一课 情感表达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美术作品是怎样表现革命者的崇高革命精神的? 美术作品赏析方法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 如何表达革命情感 壹 贰 叁 本课重点 第一课 情感表达 第一课 情感表达 作品欣赏 伟大的导师 (雕塑) 吴为山 作品以概括凝练的雕塑语言表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形象。人物的不同姿态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表现了两位伟大导师坚定地信念和真挚的友谊。 作品欣赏 第一课 情感表达 在战斗中成长 (油画) 秦大虎 张定钊 作品通过描绘一老一小两位游击队员在青纱帐中穿行,胜利归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抗战时期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通过人物的表情传递出胜利的喜悦和战斗的信心。 美术赏析方法 第一课 情感表达 描述 分析 解释 评价 时间、地点、人物、题材...... 造型语言:点、线、面、空间、色彩、肌理、构图...... 形式规律:对称、均衡、对比、统一...... 主题、思想、情感...... 价值、意义、文化、理解...... 第一课 情感表达 学生讨论并欣赏作品 1、作品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 3、你能说出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吗? 送别 (油画) 晋尚谊 第一课 情感表达 学生讨论并欣赏作品 送别 (油画) 晋尚谊 1、描述 1934年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 2、分析 高视点、多人物的构图形式。 3、解释 通过“母送子”“妻送夫”“儿送父”三组人物造型,凸显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4、评价 《送别》是晋尚谊早期油画作品是20世纪美术史上表现长征作品的重要作品 第一课 情感表达 了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 小组合作: 尝试从背景、构图、色彩、笔触等方面去探究艺术家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25万人的兵力,向延安发起重点进攻。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 第一课 情感表达 了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 转战陕北,是解放战争前期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粉碎蒋介石国民党军重点进攻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鏖战。 并在此期间塑造了以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放眼全国的全局观念、协同共进的团队合作和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转战陕北精神。 1、你能从作品中看到那些内容呢? 2、转战陕北的红军人数最多,画家为何没有把千军万马都画出来? 画面内容解读 构图分析 感受作者的创作过程,思考为什么作者只重点表现了毛主席的身影? 小中见大,在某种情况下就是大,万绿丛中一点红,红最显眼,若画很多点红,就不突出了! 画面整体分析 近景:山体雄伟而坚实,色调温暖,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光明的前途。 在画面分析中我们从近景、中景、远景三方面逐一分析。 画面整体分析 中景:主体人物位居画面的视觉中心展现出顶天立地的豪迈气魄。 在画面分析中我们从近景、中景、远景三方面逐一分析。 画面整体分析 远景:浓淡相间的墨色,营造出深远辽阔的意境。 在画面分析中我们从近景、中景、远景三方面逐一分析。 其他作品欣赏———探究美术作品如何表达情感 看图思考: 你知道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吗? 这幅作品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中国画) 1963年 李可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所作。 画家以浓墨重彩描绘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山川面貌,表达对祖国雄伟山河和壮丽景色的无限热爱 第一课 情感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通过欣赏了一系列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