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 家的意味 / 编号:21307262

【新课标】4.1家的意味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家风,学生,教师,家庭,视频,回答
预览图 2
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一、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成长的时空》的第一课,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素材选择上,都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什么是家,并对“家”及与“家”有关的优秀家风进行讨论,进而认识中国人的“家”。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生理与心理上都发生了特殊的变化,在面对生活与学业的压力时,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但大部分同学仍存在对于“孝”文化认同程度低、缺乏行动力的情况,所以在意识和行动上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感悟亲情的珍贵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道德修养:认同中华文化中优良家风的价值观念,拥有家国情怀。 健全人格: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责任意识:提升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建设美好家庭的行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家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家的意义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甲骨文“家”,设问: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并呈现家的汉字。 播放视频———《汉字里的中国:家》 3.展示学习主题,说明学习目标。 1.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2.观看视频,了解家文化的历史。 3.做好学习准备,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环节一:天下之本在家 教学内容:家的含义、家的意义。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画出我的家———组织学生在3分钟内,简要画出心目中“家”的样子。 组织学生完成后分享画作中“家”的含义。 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解读家的不同意味,并总结基础知识点:家的含义。 解读相关链接,家庭关系确立的4种情形。 出示梁启超子女照片,设问:“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说的是哪一家人?并播放梁启超及其子女成就视频。 出示梁启超家庭教育故事片段,设问: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他的儿女们会有什么感受? 播放视频《中国人的家》。 小组合作任务:书写关于家的三行短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成果。 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总结基础知识点:家的意义。 根据教师提示,在规定时间内画出自己对家的理解,并主动举手分享对家的理解。 观看图片,聆听教师言语引导,理解家含义。 聆听问题,积极思考,主动回答。 观看视频,了解梁启超子女的成就。 阅读梁启超家庭教育故事,积极思考,结合自身经验,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感受中国人心目中的家。 积极完成小组合作任务,人人参与共同创作,并展示成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互学中,感受家的意义,内化于心。 环节二:家道颖颖,风以传之 教学内容:优良家风的作用?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梁启超、司马光、钱氏家族家风故事,设问:他们的家风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组织学生分享家风,并说说这样的家风对自己和家人的影响。 播放视频《习近平总书记谈家风》,设问:习总书记的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总结基础知识点:优良家风的作用。 阅读名人家庭家风故事,并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回答。 学生谈谈自己的家风,主动举手分享。 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分享见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 理解基础知识点,领悟家风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