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 编号:21320859

【同步优选】七上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精品课件

日期:2025-09-23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统一,制度,掌管,中央集权,皇帝,建立
预览图 12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课件网) 中国古代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秦军之强,秦军威仪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钱穆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 学习提示:知道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的区别。 知识结构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秦灭六国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秦朝统一的时间、统一过程,识读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秦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秦始皇的功过,对秦始皇评价。 家国情怀:认识先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大禹的创新、奉献精神。 核心素养 一、秦灭六国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相关史事:贏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贏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①广大民众期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活。 ②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的势力。 ③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唯才是用。 教学视频:秦统一天下的原因 2、统一过程: (1)灭六国: 前230-前221 (2)拓展疆域: 北进南下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 楚 齐 韩 赵 魏 燕 寿春 临淄 邯郸 大梁 郑 蓟 勃 海 海 东 河 水 水 汾 咸阳 秦 前221年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建立: (1)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年 (2)都城: 咸阳 (3)君主: 嬴政 4、秦朝疆域: 东 海 长城 陇 西 南海 5、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成为历史主流) 问题思考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 皇帝制 相关史事: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知识拓展 想一想,下列材料体现了皇帝制有什么特点 材料1: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号曰皇帝。 材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 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2、中央制度: 三公九卿制 行政 军事 监察 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 丞相下辖九卿,官职完备。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 3、地方制度: 郡县制 郡 县 乡 里 郡尉(军事) 郡守(行政) 监御史(监察) 县尉(军事) 县令(行政) 县丞(刑狱) 有秩(民政) 三老(教化) 啬夫(赋税) 游徼(治安) 里正 亭 亭长 教学视频: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监察 行政 军事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郡 地方政府 郡县制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思考探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对比 比 较 项 分封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