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古代史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如果国宝会说话-王羲之《兰亭序》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齐民要术》;祖冲之;书法、绘画和雕塑艺术成就。 学习提示: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日常生活中的农历知识。 知识结构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灿烂的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数学和天文等科技以及灿烂的文化等文化成就。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家国情怀: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概况: (1)朝代: 北朝 (2)主要内容: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②遵循自然规律、应地制宜;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工具; ④多种经营、商品生产。 (3)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书影 代田法 教学视频: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材料研读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 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意思是,种植农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2、影响: 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二、科学家祖冲之 概况: (1)朝代: 南朝 (2)主要贡献: ①数学:精确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缀数》; ②历法:制定《大明历》; ③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祖冲之像 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研究: 东汉 张衡 3.162 三国 王蕃 3.155 魏晋 刘徽 3.14 南朝 何承天 3.1428 南朝 皮延宗 3.14。 →《九章算术》割圆术 刘徽 相关史实 秦汉时期,数学成就显著。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这部书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中国和东方数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祖冲之完成海量的计算,借助了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长短、粗细一致的一堆棍,可用竹、木骨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算筹至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纵横两种形式表示数字。人们约定,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 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 位……。如果遇到“0”, 则空位不摆算筹。算筹的运 算法则同珠算的运算法则基 本一样。 指南车 水碓磨 千里船 祖冲之除了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教学视频:魏晋时期南北朝天文学的发展 三、灿烂的文化 三、灿烂的文化 1、书法: (1)西汉后期统治: (1)背景: ①造纸术的改进; ②对书法美的追求。 (2)代表: ①曹魏: 钟繇、胡昭—行、草、隶 ②东晋: 王羲之—楷、行、草 ③北魏: 魏碑 独创楷书 钟繇《宣示表》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飘若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