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1 长郡雨外初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 总分:100 分 时量:60min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民间艺术和工艺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以下民间制作工艺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雕琢玉石 B.烧制瓷器 C.冶炼青铜 D.粮食酿酒 2.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 10s 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3.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药品 B.加热液体 C.连接仪器 D.读取液体体积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作燃料 B.液氮温度和沸点极低———作制冷剂 C.石墨黑色质软———作铅笔芯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光———作霓虹灯 5.空气质量高低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刻。下列做法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冬天多烧煤取暖 B.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农民焚烧秸秆可肥田 D.多植树造林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燃烧中发出红光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7.取 5mL 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铁架台(带铁圈)⑦陶土网⑧滴管⑨量筒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⑨ C.②④⑥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⑨ 8.“天宫课堂”中,蜡烛(含石蜡)在空间站和地面的燃烧状况如下图所示。在空间站中,蜡烛的火焰近 似于球形。燃烧对流十分微弱,其周围氧气的补充不如地面及时,火焰的温度较低,星现出蓝色,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的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B.蜡烛在空间站中燃烧得比在地面剧烈 C.蜡烛在地面燃烧时火焰分三层 D.蜡烛在空间站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QQABaQywEoo5gigIA4IkAISAACAAgC4qQQw0kk6eCCAQCiQkIBIhAJAUCgYMgxOVRCEFAOIAIARACACiQIFFAABBKCAA==}#}#}} 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下列关于实验的“先”和“后”,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加入高锰酸钾,后检查装置气密住 B.当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 C.先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后加热试管 D.氧气收满后,先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正放在桌面上 10.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制取氧气时,始终收不到气体———装置漏气 B.用量筒量取 30mL 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多———俯视读数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D.细口瓶标签模糊不清———倾倒液体时标签未朝向手心 11.以下是某研究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为例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实验 过氧化氢溶 过氧化氢溶 二氧化锰 氧气的 反应所需 温度/℃ 序号 液的浓度/% 液的质量/g 的用量/g 体积/mL 的时间/s ① 5 12 20 0.2 125 11 ② 30 12 20 0.2 125 2 ③ 30 12 40 / 125 148 ④ 30 12 90 / 125 82 注:5%浓度的过氧化氢即 100 份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有 5 份质量为 H2O2,剩余为水,其余以此类推。 A.该小组所用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通过实验①和②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C.通过实验③和④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D.由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佳条件是“20℃,30%过氧 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12.关于氧气的两个性质实验,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都是固体 B.反应都放出热量 C.集气瓶底部放入水的作用都相同 D.铁丝和硫都能在空气中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