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月考专区 / 九年级上册 / 编号:23934394

湖北省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下列,实验,蜡烛,反应,氧气,燃烧
预览图 5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1~2单元(人教版2024)。 5.难度系数:0.6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3题,。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如图1,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如图熄灭蜡烛时,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观察描述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说明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变成液体往下流 B. 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C. 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烧杯底部出现黑色固体 2.下列描述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产生少量黑烟 B. 蜡烛熄灭时冒出白烟 C. 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 点燃白烟蜡烛继续燃烧 3.“绿美湖北,人人有份、人人有责。”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推广一次性餐具 B. 节约使用纸张 C. 组织义务植树 D. 宣传爱绿护绿 4.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试管破裂 B. 标签受损 C. 读数偏小 D. 引起中毒 5.某兴趣小组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木条不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不分解 B. 甲和丙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C. 甲和丁对比可知,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D. 乙和丙对比可知,乙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 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是忘记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B. 取10mL液体时俯视读数,则实际取出的液体要小于10mL C. 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都要放少量水,但是放水的主要原因不同 D.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结果偏高,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7.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 A. B. C. D. 8.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物质 A 黑色固体 二氧化锰、食盐 B 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碳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试管 D 缓慢氧化 金属生锈、动植物呼吸 9.氧气及相关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③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B. 发生反应④时,可以看到大量的白雾生成 C. 反应②中Y可以是石蜡,该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D. 反应①中会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 将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B 检验氧气(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C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 D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变化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 B. 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C. 空气中氮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等 12.图甲装置是老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数字化实验,测得过程中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