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旧版资料 /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 编号:21502133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9-23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学习,内容,背景,中国,出示
预览图 2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第1课,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内容、影响、评价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之际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重要内容,为五四运动的诞生奠定思想、文化、阶级等方面的基础,在课本位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接下来学习《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程内容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先前已经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初步具备一定的材料研读、合作探究等能力。同时,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也或多或少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在《觉醒年代》电视剧中也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等人有一定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铺垫。 三、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对《新青年》杂志史料与相关图片史料等互证分析,以及代表人物与观点等,认识《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重要阵地的作用,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结合新文化运动评价的相关史料及史家观点,通过微项目学习式的学生活动,分析新文化运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3.通过对“课后活动”和之前所学的分析,认识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历程,体悟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等为民族进步做出贡献的敏锐眼光、非凡勇气与精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启示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材料研读。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出示《觉醒年代》陈独秀北大礼堂激情演讲的视频片段。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观看视频,激起兴趣,预备学习本课内容。 出示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同学思考和学习。 (二) 新课讲授 壹·新旧冲突乱象生———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背景 出示时间轴。引起学生思考并回答:回顾以往学习,思考在每一个时间点,都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历史事件呢? 通过追溯以上历史事件,你能尝试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政治背景吗? 出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请同学观察图片,发现新文化运动的经济背景。 出示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辛亥革命后百姓门前的对联、刑场上观刑的麻木民众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背景。 【回答】袁世凯在京就职破坏责任内阁、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 1915年1月1日,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制定的《大总统选举法》公布。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回答】列强侵略,军阀统治,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回答】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根本原因) 【回答】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