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中图中华地图版 / 选择性必修1 / 第2单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 主题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编号:21572833

主题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课件46张)—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2020)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9-29 科目:高中地理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岩石,岩石圈,物质,变质,作用,沉积岩
预览图 12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
(课件网) 主题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新课导入 本节知识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组成———岩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成因 特点 常见岩石 过程 意义 目 录 CONTENT 岩石的基本类型 01 岩石的相互转化 02 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 03 岩石的基本类型 PART ONE 岩石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天然集合体,是地球表层的基本组成物质。 通常岩石在土层或堆积物质的覆盖之下,有的地方岩石上堆积物质厚达几千米,也有的地方岩石裸露于地表。 岩石按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型。 岩石圈 上层: 硅铝层 下层:硅镁层 岩石圈 在地球表面,岩石无处不在,它形成了山脉、丘陵、山谷、洋底,它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型。 侵入地壳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气孔构造 质地坚硬 色泽美观 块状构造 喷出地表 岩浆岩 多呈肉红色或灰白色,略具黑色斑点,主要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结晶颗粒较粗,肉眼明显可见 花岗岩 多呈黑、黑灰等色,主要矿物有辉石和长石,矿物结晶颗粒较细,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见,岩石中常见气孔 玄武岩 多呈灰、灰绿、紫红等色,主要矿物有角闪石和斜长石,岩石中常见气孔。“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安山岩 水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经过固结也可以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打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就形成了沉积岩。 沉积岩 具有层理构造 在岩层中有时能找到化石 沉积岩 砾岩比较粗糙,可以见到明显的砾石,如果胶结成岩石的砾石具有棱角,则称为角砾岩。 砾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 ,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 石灰岩 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 砂岩 由黏土脱水胶结而成的岩石。以黏土类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等)为主,具有明显的薄层理构造。 页岩 变质岩 已成岩石 变质岩 与原有岩石相比,变质岩质地致密,密度较大,颗粒定向排列,形成片理构造。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具有板状构造,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 板岩 具有暗色与浅色矿物相间呈定向或条带状断续排列的片麻状构造特征,呈变晶结构 片麻岩 主要矿物为重结晶的方解石、白云石,肉眼可辨认,遇稀盐酸产生气泡。纯大理岩为白色,含杂质时带有各种杂色,具美丽条纹,为主要的装饰建筑石料及雕刻石料 大理岩 岩石的相互转化 PART TWO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浆岩(侵入岩) 岩浆 岩浆岩(喷出岩) 深层环境 (高温高压) 表层环境 (低温低压) 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 崩解、分解、溶解作用 太阳辐射能 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埋藏及成岩作用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熔融 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 熔融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概念 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1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衰变。 2 影响 在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的消亡,与之相伴的则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岩石圈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岩浆 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 风化、侵蚀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