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 / 5 / 5.2 *大学之道 / 编号:21795821

《大学之道》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21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而后,后能,明德,大学,礼记,修养
预览图 9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 “大学”,在古代的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 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 解题 作品介绍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49篇中的第42篇。 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四卷四十九篇,主要内容是先秦的礼制。 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 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 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 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 体现了先秦儒家的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 作品介绍 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 明:形→动,彰明、彰显 ②明:美好的 ③止:至、到 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疏通文意 ①知:知道 ②定:指志向坚定不移。 ③静:心不妄动。 ④安:性情安和。 ⑤虑:思虑精详。 ⑥得:处事合宜。 译: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 疏通文意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疏通文意 译: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①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 末 ”指木之梢为迹 。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 ②道:事理、规律、宗旨。 止于至善 明明德 在亲民 共同 三纲领 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低 高 个人 群体 何为三纲?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①明明德于天下:状后,于天下明明德 ②治:治理、管理 ③齐:使动用法,使……齐 译: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疏通文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译: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①修:本指学习、遵循,引申为修养、修行 ②其:代指自己 ③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品性 ④正:端正 ⑤正其心:端正自己的心思 疏通文意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