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期末专区 / 五年级上册 / 编号:22020948

【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27:现代文阅读理解2—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5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期末专项复习卷】五年级上册语文 考点27:现代文阅读理解2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变色,落叶植物的防寒法宝 ①当经过我们身边的秋风,一阵冷似一阵,我们会自觉地添加衣裳,这是一种本能。 ②那么,没有脚不会移动、没有御寒服的植物们,面对秋风和接下来的“一场秋雨一场寒”,该如何应对 变色,是大部分落叶植物首先采取的御寒法宝。 ③也可以说,当树叶开始变红、变橙或者变黄时,就是寒冷即将来临的预告,即所谓的“一叶知秋”。说起秋天的红叶,总也绕不开其代表红枫。 ④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这样红 《山海经》中的传说很有意思,说黄帝在黎山上杀了蚩尤后,兵器因为染上了血,被黄帝丢弃后变成了红枫树。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秋山》一诗中,这样描述红枫:“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在杨大诗人的眼里,枫叶,因为偷偷喝了“天酒”而酩(mǐng)酊(dǐng)大醉,“脸颊”因此变得绯红。 ⑤现在我们知道,染红枫叶的,既不是“酒”,也不是“血”,而是秋天本身———秋天的光照、越来越大的日夜温差,以及秋天的环境温度等。当然,秋天不仅仅只染红枫,还会为许许多多植物,涂抹出与其他季节里完全不同的“妆容”,也“渲染”出了一个植物大类———秋色叶树种”。 ⑥每种树叶里,都含有天然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等,但这些色素在叶子中含量的比例差别很大,叶片中哪种色素的比例占主导地位,叶子就呈现出那种颜色。 ⑦春夏时分,大部分植物叶子中,叶绿素的含量占绝对优势,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含量远远低于叶绿素,因而,它们的“光辉”被叶绿素掩盖,叶片只会显现出主导色素的绿色。 ⑧到了秋天,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光照变弱,这些对合成时需要较强光照和较高温度的叶绿素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当叶子中叶绿素的比例,降到低于叶子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例后,叶片就显现出后者的黄色和橙色。 ⑨可以这样说:秋天的绿叶转黄,只不过是植物叶子里色素的“轮流坐班”。可是,红色素却没有在整个春夏里排队等候,它是叶子在其衰老期里制造出来的。当叶子意识到自己快要离开枝头时,在高温、低温和干旱等季节的诱导下,竭尽全力制造出了红色素。 ⑩树叶中几乎所有的红色素,都是花青素的产物。它们产生于细胞质中,并被运往细胞的空胞液泡。花青素开始是无色的,但在加入了糖分子和其他一些化学成分后,就产生了红色、栗色、紫色和蓝色。到了深秋时节,白天变短,天气变寒,叶子在白天制造的淀粉由于输送作用的减弱,到了晚上也不能完全变为葡萄糖从叶子输出。而此时,叶子内的水分逐渐减少,于是葡萄糖就滞留在叶子里,浓度越来越高。正是葡萄糖的增多和季节因素,“催生”了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种“变色龙”,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碱性液中呈蓝色。进入秋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会逐渐呈现酸性,在糖分子的作用下,花青素便让整个树叶显现出靓丽的“姹紫嫣红”。 1、快读默读文章第①———段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1分) 是大部分落叶植物首先采取的御寒的法宝。 ②说说“一叶知秋”具体指什么 (2分) 2、借助文章第⑦⑧段的时间关键词,概括枫叶变色的原因,完成下表。(3分) 时间关键词 显现出的颜色 变色原因 ①_____ 绿色 叶绿素的含量最多 ②_____ 黄色和橙色 ③_____ 3、文章第⑩段说花青素是一种“变色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点缀着乡村的各个角落。当春风温暖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