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 文言文对比阅读 寒假强化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各题 【甲】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②。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②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③之过也。使尧在上④,咎繇为理⑤,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节选自《愚公之谷》)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驹:小马。③夷吾:即管仲。④使尧在上:假使尧为国君。⑤咎繇(jiù yáo)为理:咎繇为法官。咎繇是人名。 1.【甲】文是由 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列子所著,甲文的体裁是 ,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也属于这类体裁。 2.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文言现象 原文语句 解释加点字(填写文字) 释义方法(供参考) 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 (1) 【指出通假】 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词类活用 明日朝 (2) 【同类现象】 介胄之士(穿戴铠甲和头盔) 3.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告管仲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B.屠惧,投以骨(《狼》)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静以修身(《诫子书》) 4.将【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臣名之。 5.请结合【甲】【乙】两文,完成人物形象的比异求同探究单。 比异求同探究单 务 实 (甲文) 依据一:愚公有远大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 依据二:愚公相信人力无穷,从“ ”一句中可以看出。 求 真 (乙文) 依据: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一句可以看出,管仲明白了老人借解释地名 的用意。 探究结论:【甲】【乙】两文中的两位愚公都具有 的特点。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