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1b/1bf187765b1f1c21cf79bc2d933dc0c8.png)
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周长。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究图形的周长过程中,对数学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树叶、尺子、毛线等。 教学流程: 一、经验导入 【引导】老师今天拿来两条绳子。谁能来说有一说哪条电线比较长? 第一根: 第二根: 【预设】第一根。因为第一根是弯的,把它拉直后就比第二根长。 【引导】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特殊的长度———周长。 二、创设情境,认识周长 1.一周 【引导】小蚂蚁要绕树叶跑一周,同学们能把小蚂蚁的在树叶跑步的运动轨迹在作业纸上描出来吗? 【预设】 预设一 预设二 预设三 【追问】三种描法里,哪种正确地描出树叶的一周?其他两种错在哪里? 【预设】第一种是正确的。第二种最后一段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线描,第三种没有从起点回到起点。 【组织】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本数学书,谁能描一描数学书表面的一周? 两位同学描数学书表面一周 【追问】刚刚两位同学描的一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不同的地方是起点不同,画的方向不同。相同点是都画出了数学书表面的一周。 【组织】请同学们描一描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 【设问】什么是一周? 【小结】从起点开始绕着图形的边线回到起点就是一周。 2.封闭图形 【组织】现在拿出作业纸,自己试着描一描作业纸上给出图形的一周。 ① ② ③ ④ ⑤ 【引导】老师发现前面几个图形大家都能画正确,问题就在第5个。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设问】你们认为角有一周吗?说一说为什么。 【预设】没有。因为角不能沿着边线从一个起点回到起点。 【组织】同学们仔细观察前面4个图形和最后一个图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像前面几个首尾相接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封闭图形;像角这样有开口,首尾不封闭的图形叫不封闭图形。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 3.长度 【引导】老师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就说了周长是一种特殊的长度。那像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叫正方形的周长,那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小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4.周长的测量 【引导】圆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相比,哪个长哪个短? 是不是看着两个都差不多?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对,测量。 【组织】那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利用学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 【预设1】我们量的是圆形的周长。先用毛线绕圆形一圈,记好标记,再用尺子量出毛线的长度,就能得到圆形的周长,是10.1厘米。 【预设2】我们用的是相同的方法,测量出圆形的周长是10厘米。 【引导】测量存在误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 【预设3】我们量的是正方形的周长。我们用尺子量出正方形的一条边的长度是3厘米,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所以3×4=12厘米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追问】还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正方形和圆形周长?经过我们的测量可以知道哪个周长比哪个周长长? 【小结】像正方形这样的边线是直直的图形我们就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它的周长,像圆这样边线不是直直的就可以利用毛线,化曲为直,再进行测量。 【组织】我们现在把书翻到第45页,看最后一道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引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幅图,我们先把它的一周用笔描出来,然后再思考,利用得到的数学信息可以怎么求它的周长? 【预设①】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以第一个顶点为起点,一个一个的数过去,直到回到起点,得到周长是20厘米。 【预设②】先数横着的边线,横着的两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