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人教鄂教版(2024) / 六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 / 4 地表流水的力量 / 编号:22388673

《地表流水的力量》课件(2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2-23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地表,作用,实验,流水,形态,不同
预览图 0
《地表流水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表流水的力量》是第二单元《地表的形态变化》第一课。教材设计以下几个活动环节:一是做模拟实验,研究降雨时形成的水流对地表会产生什么影响。二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理推测,判断流水在地表的流动对不同部分的地表产生怎样的作用。三是看图分析,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力量能对地表物质产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拓展与应用部分,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常见的地表形态。引导学生考察家乡地表形态,进一步在实践中认识地表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流水对地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 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 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是 常见的地表形态。 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实验,研究蚯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科学探索: 能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进行合理推测,依据实验现象,判断水流的侵蚀、 搬运和堆积作用会对地表形态产出的影响。 责任态度: 通过考察家乡的地表形态,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流水对地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大自然当中的四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的同一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雨季中的壶口瀑布降雨增加,河流飞奔而下时会改变 地表形态吗? 讲述新课: 1、水在地球上不断地循环,产生了雨、雪等天气现象。降水或冰雪融化时形成的流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改变地表的形态吗? 2、如何验证我的观点是否正确? 一、模拟实验:降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实验工具 铲子、水壶、水 2、实验方法 用沙子和泥土堆成一个土堆,观察在同样的“降雨量”下,土堆的不同位置受到水流冲刷作用的情形。 3、注意事项 ◆室外分组实验,做好堆土、喷洒、记录等分工合作。 ◆土堆有陡坡和缓坡。 ◆同样的喷水壶,装有同样多的水,从土堆顶部洒水。 ◆洒水不要太猛,防止泥水迸溅。 4、实验现象 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 (1)土堆的高度降低 (2)陡坡上的土壤流失较多,缓坡上的土壤流失较少 下雨形成的河流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土地受到侵蚀后,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 5、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讨论 当土堆受到不同的“降雨量”冲刷时,土堆的高度和周边堆积的情形有什么变化 二、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自然界中,降水汇集成河流,流水在地表的流动会对不同部分的地表产生怎样的作用? 1、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展示教材图片。 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水流速度有什么不同之处?河床上的堆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 河流的上游,河道比较窄,坡度很大,水流很湍急。泥土大部分被流水冲走,水流经过的地方出现了浅沟。 下游又平又宽,水的流速是最慢的。堆积大量从高处流下来的石子和泥沙。 河流中游,河道比较宽,落差减小,水流没有上游湍急,相对缓慢。流水带走部分土壤,留有一些小石子。 总之,上游的水流速度是最快的,带下来很多的泥沙水流经上而下流淌,速度越来越慢,从上游、中游冲下来的泥沙都堆积在了下游。 河流经过河道后,河道两侧有明显的被水流侵蚀过的痕迹,河道的两边有轻微塌陷。 2、流水对地表物质有哪些作用? 3、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如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等。 三、影响地表的其他力量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对地表物质产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明确:地球表面每天都在受着各种不同外力的影响,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这四种作用,也都是由自然界的物质产生的,例如流水、冰川、风力、海浪等。这四种作用,是互相联系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