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2658050

2025届高考物理考向核心卷_山东专版(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高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错误,过程,根据,运动,答案,速度
预览图 0
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物理(山东专版)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B.根据反应过程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其核反应方程为 可知X为电子,那么衰变放出的是电子流为β射线,β射线穿透能力比α粒子强,通常需要一块几毫米厚的铝片才能阻挡,γ射线才是一种穿透能力极强的高频电磁波,故A错误,B正确;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故C错误; D.碳14自发地进行衰变,衰变中释放了能量,存在质量亏损,所以衰变后X与氮核的质量之和小于衰变前碳核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空气阻力为0,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方向向下,A错误。空气阻力始终做负功,上升过程经过某位置的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由可得,可知乒乓球上升的时间小于下降的时间,C错误。乒乓球上升过程空气阻力向下,合外力向下,加速度向下且大于g,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向上,合外力向下,加速度向下且小于g,则乒乓球加速度方向一直向下,又任何一段时间内乒乓球速度变化的方向都与该段时间加速度方向相同,故乒乓球速度变化的方向向下,B错误,D正确。 3.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物理过程 根据题意可知,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逆向思维将飞机看成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知,倒数第1 s内的位移为。 第二步:应用物理规律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解得,B错误。设初速度为,则减速过程第1 s末的速度为,第2 s末的速度为,第2 s内的位移为,解得,A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解得,C错误。平均速度大小为,D错误。 4.答案:B 解析:双缝干涉实验测波长公式(双缝的间距为d,纸筒的长度为L,相邻亮条纹间距为)。将激光笔靠近纸筒→影响照到双缝的光的强度,对相邻亮条纹间距无影响,A错误;题述实验中,照射到双缝的光为蓝光,换红色激光笔后,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增大,B正确;减小纸筒的长度,即L减小,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减小,C错误;增加裂缝间距,即d增大,D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和在地球表面附近有,可得。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若地球保持静止,观测站能直接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时间段内,卫星相对地球转过的角度为,设观测站不能直接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时间间隔为t,则有,解得,B正确。 6.答案:C 解析: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A错误;行进过程胎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即胎内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变,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平均动能(速率)增大,则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轮胎内壁的分子数增多,B错误;根据气体实验定律有,可得,即压强变化率与温度变化率相等,C正确;升温后,胎内气体压强增大,轮胎内分子平均速率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均增大,D错误。 7.答案:C 解析:第一步:结合图像分析运动过程 根据图1可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图2可知后施加的水平外力的功不发生变化,则时外力被撤去。 第二步:应用物理规律解题 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可得,对物体的加速过程有,解得(另一解不符合题意,舍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则整个运动过程水平外力的总冲量大小为,BD错误。根据可得,则物体的最大动能为,A错误。全过程的总位移为,整个过程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为,C正确。 8.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输电线电阻对用户端功率的影响 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00 kW,储能站在用电高峰不工作,输电线上有能量(功率)损失,用户端得到的实际功率小于500 kW,A错误。 第二步:分析储能站工作时能量传输的变化 用电低谷时,用户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