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课一练1.3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 一、填空题 1.饲养员一般每天给天鹅_____吃。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生物,越冷的地方,个体越大,身体越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越_____。 3.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_____。 4.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_____产生影响。 二、选择题 5.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 A.老马识途 B.青蛙冬眠 C.螳螂捕蝉 6.每到冬天,白天鹅到三门峡来越冬,他们来自遥远的( )。 A.北极 B.北冰洋 C.西伯利亚 7.北极熊、松鼠、青蛙、果蝇等动物的体形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城市扩张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全球变暖影响了动物的取食行为 8.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 ),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温暖的南方。 A.春天 B.秋天 C.冬天 9.当气候变暖时,以下哪种动物的行为可能受到影响最大?( ) A.北极熊 B.非洲象 C.热带雨林中的猴子 10.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为了适应干旱环境而采取的?( ) A.迁徙 B.冬眠 C.储水 11.以下哪种环境变化可能导致鸟类改变迁徙路线?( ) A.食物来源减少 B.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温度上升 C.城市化进程加快 12.哪种动物的行为最能体现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A.家猫 B.骆驼 C.候鸟 13.下列措施中,不能很好地保护越冬的白天鹅的是( )。 A.为白天鹅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为了避免动物在冬天找不到食物而饿死,我们应该一到冬天就给它们投食 C.当发现迁徙途中“掉队”的白天鹅时,我们应该主动告诉有关部门,不能私自干预 三、判断题 14.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 15.城市化进程对动物行为没有影响。( ) 16.动物的行为变化总是能完全适应环境变化。( ) 17.河水中的藻类越多,越适合鱼类生活。( ) 18.企鹅身上密集的羽毛和厚脂肪是适应环境的体现。( ) 19.白天鹅和青蛙分别有迁徙和冬眠的习性来适应温度的变化。( ) 四、简答题 20.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时,动物会采取哪些策略来应对?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有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工业革命以前记载的桦尺蛾多为灰色的,它们栖息在灰色的树干上、地衣上,不易被鸟类发现啄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煤烟污染物熏黑了树干,灰色桦尺蛾的数量大幅下降,而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则不断上升。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灰色桦尺蛾的数量大幅下降,黑色桦尺蛾的数量不断上升? 参考答案 1.玉米 2.小 3.灭绝 4.体形 5.B 6.C 7.C 8.B 9.A 10.A 11.C 12.C 13.B 14.√ 15.× 16.× 17.× 18.√ 19.√ 20.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时,动物会采取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或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新的环境的策略。例如,某些动物可能会迁徙到更适合的栖息地,而另一些动物可能会改变它们的觅食行为、繁殖习性等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将面临生存困难甚至灭绝的风险。 21.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煤烟污染物熏黑了树干,灰色桦尺蛾栖息在树干上时,容易被鸟类发现啄食,黑色桦尺蛾更容易隐藏自己,生存的概率更高。因此,黑色桦尺蛾的数量会不断上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