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地理 2025.01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定向越野是运动员借助地图和指北针,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的体育运动,每个点标设有点标旗。北京某中学组织了定向越野活动,学生到达点标5时发现,点标旗杆影刚好指向点标6的方向,且影长大致与旗杆相等。下图为比赛用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本次定向越野活动中难度最大、体力消耗最多的赛段是( ) A. 点标1-2 B. 点标2-3 C. 点标3-4 D. 点标5-6 2. 本次定向越野活动的日期可能是( ) A. 1月10日 B. 4月22日 C. 7月10日 D. 10月12日 3. 学生离开点标5用时一小时到达点标7后,判断自己的影子最可能指向( ) A. 村落 B. 甲桥 C. 点标3 D. 点标5 冰碛垄为冰碛物堆积成的垄岗状地貌,是古冰川前缘曾在此停留的痕迹。波堆藏布江河谷中冰川作用痕迹明显。下图示意波堆藏布江局部区域现代地貌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古湖、期冰碛垄、Ⅱ期冰碛垄中( ) A 期冰碛垄形成时间最早 B. 古湖沉积物无分选性 C. 期冰碛垄覆盖在Ⅱ期之上 D. 古湖形成早于I期冰碛垄 5. 波堆藏布江河谷中的古湖从成因看属于( ) A. 构造湖 B. 冰蚀湖 C. 堰塞湖 D. 牛轭湖 6. I、Ⅱ期冰碛垄形成期间,该地可能经历了( ) A. 一次气候变暖 B. 两次气候变暖 C. 气候持续变暖 D. 气候持续变冷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图为东亚部分地区某日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天气系统( ) A. H水平气流逆时针辐散 B. L水平气流顺时针辐合 C. H气流下沉形成云雨天气 D. L气流上升形成降雪天气 8. 此时图中各站点( ) A 太原阴雨绵绵 B. 重庆温暖多雾 C. 郑州东风强劲 D. 兰州降温降雪 9. 该日M站点雾霾严重的原因不包括( ) A 靠近沙源地 B. 出现逆温 C. 风速较大 D. 阴雨天气 “肥岛效应”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的现象。搭里木盆地北部某区域自北向南由冲洪积扇、冲积平原向沙漠过渡,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植被。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区域从冲洪积扇扇缘到冲积平原再到沙漠边缘,主要代表植被依次是( ) A. 森林→草原→灌丛 B. 草甸→灌丛→荒漠 C. 草原→森林→荒漠 D. 荒漠→草原→灌丛 11. “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对荒漠化治理带来启示是( ) A. 扩大灌丛面积,增加土壤含水量 B. 减少灌丛数量,减少养分消耗 C. 大量引水灌溉,抬高地下水高度 D. 适量种植灌丛,提高土壤养分 黟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多山,面积约857km2,其中耕地面积约为40km2(6万亩)。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显著外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该县人口明显回流,但加工制造业转入不明显。下图示意黟县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改革开放以来黟县人口主要外流到( ) A. 长三角地区 B. 京津冀地区 C. 珠三角地区 D. 成渝地区 13. 黟县人口外流的原因是( ) A. 农业发达 B. 耕地集中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