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 德育主题 / 其他 / 编号:22838843

【深眸:班主任笔记】6.语文与德育的渗透案例:高中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的德育意义(PDF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高中班会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阳光,圣人,说的,语言,和谐,之言
预览图 5
高中班会 高中班会
学科渗透筛微303 6.语文与德育的渗透案例:高中 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的德育意义 引言:感悟圣贤之言,让阳光穿透每一枚青果 古人说:不读诗,无以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的是 语言和审美情感需要不断净化升华。有没有人想过:如果不读经, 会怎么样呢? 不读经,会缺人格精神之钙,会在人生大漠中行走缺少指南 针。当然,这时所说的经,是指广义的经典著作,不仅仅囿于圣人 之言。宋代有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庄严记载;佛家有禅宗 六祖惠能,闻客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顿悟的 神圣典故。可见,圣人之经那绝大的、不可替代的感召力,那直指 人心、智慧最深处的洞彻力,那对平凡生活的巨大返照力,是别的 文化传播作品所不能替代的。 青少年思想处于蒙昧与清醒之间,目光敏锐,求知欲旺盛。古 代有志者流传下来的读书佳话中有凿壁偷光、映月光、映萤火虫 光,但什么样的光亮比得上阳光呢? 我们常说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谁讲得最多、最系统、最能影响 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看一看孔子、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无 数代人做人做事方式的影响,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青少年需要阳光照耀自己前行。 304深眸:班主任笔放◆ 自古以来皓首穷经者比比皆是,他们同时对经典也生出许多 失真的偏邪理解。什么“君权神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 都是愚民政策借圣人之名来还魂作怪。 读圣贤之言首先需要正心,而后才会有正确的个性化感悟。 哪怕只是一孔之见,也是很大的收获。毕竟,只有见过阳光的人, 最知道阳光的灿烂和宝贵。 据说真正的圣人是行不言之教的。大概是他们认为无论多么 精确的语言,总是与真理有隔,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着干变万化 的表象,语言实在难以对之穷形尽相。伟大如爱因斯坦,据说晚年 曾说:我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不过是在为上帝作注解。这句话 说的就是真理的不可穷尽性和语言的苍白性。 真理的确是难以穷尽的,所以圣人只说“法”不说具体的“用”。 悟解由心,成功在行,如是我闻。 孔子:一切为了求得人间和谐 人,本是自然中的一分子,但由于人在自然中居于支配地位, 所以万物是否和谐,人类有着决定性发言权和绝对的自由行动权。 明末张献忠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的激愤之言和 杀戮之行,近代美国有梭罗弃都市生活而就瓦乐登湖离群索居的 身体力行,后来造成梭罗英年早逝。 历史实践证明,人与自然之间任何极端的行为都是难以为 继的。 人类内部之间的和谐问题,也有相类似的特点。所以,智慧的 孔子干脆闭上一只眼睛:不语怪力乱神、不问六合以外事。另一眼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