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情评估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新疆因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发展节水农业。 2.青藏地区牧草的营养成分大大高于低海拔的亚热带和温带天然牧草。 3.某一地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该地常住总人口也随之负增长。 4.荒漠化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5.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6.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可把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地区。 7.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8.土地改革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二、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北纬30 中国行”节目展现了从浙江舟山群岛到西藏阿里30 N纬线经过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和社会发展全景式图画。读图,完成第9-10小题。 9.30°N纬线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10.摄制组在A地区品尝到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A.云南的过桥米线 B.陕西的羊肉泡馍 C.新疆的羊肉串 D.西藏的青稞酒和糌粑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 屏障。读图,完成第11—13小题。 11.图中甲、乙两处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B.天山山脉 柴达木盆地 C.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D.昆仑山脉 柴达木盆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YH 第1页 共6页(2025.04) 12.图中的“三江源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下列对该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多湖泊、沼泽,有美丽的雪山冰川 B.“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 C.气候干旱,常年高温,土地荒漠化严重 D.三江源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牦牛养殖产业 13.某同学绘制了一份“青藏地区生产生活关系”的思维导图。下列最符合图中①②两处的是(▲) A.①纬度高 ②以青稞为主食 B.①纬度高 ②饮食以牛羊肉为主 C.①海拔高 ②以青稞为主食 D.①海拔高 ②饮食以牛羊肉为主 “我有一棵树长在阿克苏”浙江大型援疆行动启动,同心见证新疆奇迹。读图,回答第14-15小题。 注:阿克苏地区全年日照2505—3136小时,无霜期长达190—251天,年均气温10.8℃。 14.下列关于阿克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边缘 ②塔里木河是我国的“内流河” ③地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 ④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的称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闻名遐迩,读图可知,“冰糖心”特别甜的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丰沛,夏季雨热同期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③生长周期长,采摘时间短 ④光照时间充足,无霜期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区域发展原则的是(▲) A.四川盆地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B.内蒙古草原大力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种植粮食作物小麦 D.杭嘉湖平原利用星罗棋布的湖荡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17.右下图中区域荒漠化地区分布较广的原因有(▲) ①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②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③环境污染在不断加剧 ④农业集中连片机械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