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 班级管理 / 家长会 / 编号:22848601

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故里小学家长会 比爱更重要的是“看见” 课件 (共30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小学班会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孩子,看见,兴趣,真正,比如,天赋
预览图 12
小学班会 小学班会
(课件网) 比爱更重要的是“看见” 真正的爱,是先“看见”孩子本来的样子,再帮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前言:为什么“看见”比“爱”更重要? 孩子明明考了95分,您却盯着5分的错题说“怎么又粗心”; 孩子回家耷拉着脸,您说“别矫情,学生哪有不辛苦的”; 孩子说“我喜欢画画”,您说“先把成绩提上去,兴趣班以后再说”。 可能有人会想:“我每天给孩子做饭、陪写作业,怎么不算爱?”但您有没有发现: 这些场景里,家长的“爱”带着满满的“目的性”,却少了“看见”的耐心 ———真正的爱,是先“看见”孩子本来的样子,再帮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见,才是爱”。 01 真正的看见 先放下“改造孩子”的执念 02 看见天赋与兴趣 别让“为你好”毁了孩子的热爱 03 看见情绪与需求 孩子的“哭闹”都是“求助信号” 04 看见生命与成长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目录 CONTENTS 01 真正的看见 真正的看见 (一)家长常犯的“伪看见”:三种错误视角 “显微镜式”挑剔:只看见缺点 案例:有个妈妈说孩子“太懒”,仔细问才发现:孩子主动收拾了书桌,但妈妈盯着没叠整齐的被子说“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真相:孩子的进步被缺点“屏蔽”了,家长越盯着缺点,孩子越容易觉得“我怎么做都不够好”。 真正的看见 (一)家长常犯的“伪看见”:三种错误视角 “望远镜式”焦虑:只看见未来 案例:有个爸爸说“现在不逼他学奥数,以后考不上好初中”,但孩子上课眼神游离,课后抵触做题。 真相:用“未来焦虑”绑架当下,忽略了“孩子现在能不能消化、愿不愿意学”。 真正的看见 (一)家长常犯的“伪看见”:三种错误视角 “后视镜式”比较:只看见别人 案例:“你看楼上明明,钢琴十级,成绩还全班前三”———这话让孩子默默关上了房门。 真相:每个孩子像不同的植物,有的是向日葵(喜光),有的是薄荷(喜阴),强行比较“谁长得快”,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认同。 真正的看见 (二)真正的“看见”长什么样? 看见“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标签” 比如:不说“你怎么这么粗心”,而是说“这道题你把‘3’写成‘5’,是不是昨晚没睡够?” (把“缺点”还原成“具体行为和背后原因”) 真正的看见 (二)真正的“看见”长什么样? 看见“此刻的需求”而非“预设的剧本” 比如:孩子哭着说“不想上补习班”,别急着说“妈妈都是为你好”,先问“今天在补习班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 (先接住情绪,再解决问题)。 真正的看见 (三)给家长的实操方法:每天10分钟“沉浸式观察” 孩子不是“不听话的小孩”,而是有自己想法、情绪和小世界的“独立个体”。 蹲下来说话 记录“三个瞬间” 和孩子平视时,观察他的表情、语气 (比如说到喜欢的事,眼睛会发亮;紧张时会搓手)。 每天写三句关于孩子的观察 (例:“今天他主动帮同学捡铅笔”“数学题卡壳时咬笔帽”“听说周末去公园,蹦跳着拍手”)。 坚持一周,您会发现: 02 看见天赋与兴趣 看见天赋与兴趣 误区:天赋不是“考试成绩”,比如数学天赋可能表现为“爱问为什么”,而非“奥数考高分”。 (一)区分“天赋”和“兴趣”:别搞反了顺序 有的语言敏感(学外语发音准), 比如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拆玩具能复原), 有的空间感好(积木搭得又快又稳)。 01 02 03 天赋是“自带的优势”: 看见天赋与兴趣 兴趣是“自发的热爱”:孩子主动花时间做、不计较结果的事(比如蹲在地上看蚂蚁半小时,反复画同一幅画)。 误区:兴趣不是“报了班就必须坚持”,强迫学钢琴的孩子,可能永远体会不到音乐的快乐。 兴趣的定义 兴趣的误区 (一)区分“天赋”和“兴趣”:别搞反了顺序 看见天赋与兴趣 (二)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