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月考专区 / 七年级下册 / 编号:22871433

安徽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04-30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时期,答案,历史,写在,答题,卡上
预览图 0
安徽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1-17课。 5.难度系数:0.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中国历史上,分立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其中,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的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期。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9年 D.626年 2.下表所示的是隋文帝统治时期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出隋朝( ) 时期 隋初 隋盛世时期 人口数量/万 约3600 4600 垦田数量/万顷 1900 5500 粮仓 太仓 含嘉仓、洛口仓 A.行政效率的提高 B.推行轻徭薄赋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加强中央集权 3.现今,国家公务员的考试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下列人物中,最早采用殿试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宗 4.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烦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时,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联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材料说明唐太宗( ) A.任用贤才,善于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戒奢从简,与民休息 5.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到一组唐朝的文物图片进行展示交流。据此推断,他们交流的主题应该是( ) A.绘画水平高超 B.医学领先世界 C.手工技艺精湛 D.都市生活繁荣 6.观察下图,公元755年以后,唐朝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 A.宦官专权 B.黄巢起义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7.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体现出唐代( ) A.外重内轻,藩镇割据 B.民族交融,开放兼容 C.奢靡腐化,享乐成风 D.保守封闭,自力更生 8.“先王以农为兵,今欲公私财用不匮,为宗社长久计,当罢募兵,用民兵。”为此,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 )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保甲法 D.方田均税法 9.如图,《古代名将一岳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纪念岳飞诞生900周年,于2003年9月25日发行的,志号为2003-17的纪念邮票。我们纪念岳飞是由于( ) 《古代名将一岳飞》纪念邮 A.出使西域,不畏艰险 B.抗金北伐,英勇不屈 C.东渡日本,传播文化 D.为国谈判,从容就义 10.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 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D.“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11.如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 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人口总量逐渐增加 12.广告营销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营销手段之一。下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印刷广告,该广告的出现反映出宋朝时期( )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