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 编号:22892578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日期:2025-05-01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皇权,强化,明朝,措施,朱元璋,思考
预览图 9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的统治 (1368—1644) 第 14课 1.了解明朝建立、强化皇权等基本内容,能够将明朝强化皇权置于整个中国古代史中选行考察,认识其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又带来了社会弊端。 2.了解明朝科举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变化,认识其脱离实际、禁锢思想的弊端。 3.了解明朝与东北女真等部、蒙古各部的民族关系,认识明朝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 学习目标 CONTENTS 目录 贰· 壹· 叁· 强化皇权 明朝的建立 科举制的变化 肆· 民族关系 壹 明朝的建立 问 题 思 考:上述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元顺帝在位时挥霍浪费,国库空虚。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因而无比愤怒。 ———摘自《中国历史教师用书》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1.背景 壹 明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明太祖(朱元璋) 2.明朝建立 1368年 应天府(今南京) 出生 : 太平乡佃农之家 17岁 父母双亡,出家为僧, 游方乞讨 25岁 参加反元起义军 34岁 被封为吴国公 41岁 称帝,建立明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贰 强化皇权 明太祖说“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亲理朝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 问题思考: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与地方朝臣权力过大 1.原因 贰 强化皇权 2.措施: (1)地方上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卷九一 中央 行中书省 问题思考:元朝的行省制度又何弊端? 行省长官权力过大 朱元璋对此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贰 强化皇权 2.措施: (1)地方上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思考:朱元璋为何分封诸子为王? ②分封诸子分王,驻守各地 目的: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思考:这种措施存在什么问题? 明成祖 建文帝削藩;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贰 强化皇权 2.措施: (1)中央上 材料一:贰(左右两个)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元史 百官志一》 问题思考:上述材料寿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权过大 材料二: 明初,他(丞相胡惟庸)掌管着官吏升迁及臣民生杀等重权,朱元璋下令诛杀胡惟庸等3万余人,并废除丞相制度。 威胁皇权 贰 强化皇权 2.措施: (1)中央上 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 皇权加强 贰 强化皇权 2.措施: (1)中央上 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 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首章》 问题思考:说说明太祖为什么强烈反对设立丞相? 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贰 强化皇权 2.措施: (1)中央上 ②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找出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作用: 军事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贰 强化皇权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lián)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明史 宋濂传》 朱元璋如何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贰 强化皇权 2.措施: (1)中央上 特务机构:③朱元璋设锦衣卫 锦衣卫印 东厂令牌 问题思考: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 材料一:锦衣卫掌侍卫、缉(jī)捕、刑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