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物理专栏 / 编号:22896846

2025中考复习专题09 受力分析在解决运动和力关系上的应用(含解析)

日期:2025-05-04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物体,摩擦力,受力,方向,分析,大小
预览图 0
专题09 受力分析在解决运动和力关系上的应用 一、重力、弹力、摩擦力 1.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 2.弹力:产生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方向:(1)与接触面垂直 (2)绳子的拉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3)弹簧的弹力一定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3.摩擦力 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面粗糙;(3)相互挤压(弹性形变);(4)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4.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大小: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大小,可能值是一个范围,从零到最大静摩擦力。由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所以通常利用受力平衡求解。 (2)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两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是一个固定的值。 (2)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二、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来,并画出示意图的方法. 初中阶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过平衡状态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通过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方向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受力分析思路分解 (1)明确研究对象; (2)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正确、有序的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先画出非接触的力,一般是重力.再找接触的力; (4)检查所画的力,找到每一个力是否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相符. (5)列出力的关系. 四、选取受力分析对象的特殊方法 (1)整体法:把几个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在用整体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考虑该“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将研究对象隔离开来,单独分析它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方法(在用隔离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需考虑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状态即可) 题型1摩擦力的大小 2 题型2摩擦力的方向 6 题型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 7 题型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8 题型5力与运动的关系 9 题型1摩擦力的大小 1.张明同学用50N的力将重3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然后用20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物体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竖直向下20N的摩擦力 B.物体竖直方向上只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竖直向上30N的摩擦力 D.物体受到竖直向上10N的摩擦力 2.如图所示一块正方体的磁铁重2N,在大小为F=3N的拉力下从A点水平直线运动到E点。已知AB=BC=DE=4m,其中AC段接触面的材料是木,DE段接触面的材料是铁,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位置,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考虑磁铁与铁块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 A.AB段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等于3N B.BC段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所以摩擦力小于3N C.DE段由于受到磁力作用磁体对接触面压力变大,所以DE段摩擦力一定比AB段要大 D.BC段要比AB段要光滑 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固定一轻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轻绳绕过滑轮后,一端固定在右侧墙上,另一端施加力,使木块向右匀速运动。第一种用大小为F1的力竖直向上拉,第二种用大小为F2的力水平向右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摩擦力相同 B.第一种情况摩擦力大 C.F2一定大于F1 D.F2一定大于F1 4.已知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可用公式f=μN表示,其中μ为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子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做匀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