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教科版(2024) / 四年级下册 / 植物的生长变化 /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 编号:2294443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0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种子,浸泡,学生,观察,教师,结构
预览图 5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科学《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如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并清晰阐述各部分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深入理解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知晓种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 2.科学探究目标:熟练运用解剖工具,规范解剖不同植物的种子,有效提升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细致观察种子结构,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的科学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在探究种子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种子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价值,树立保护植物种子、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精准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熟练掌握解剖种子的正确方法,学会细致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种子各部分结构与新生命发育的紧密联系;能够准确区分不同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三、教学工具 1.学生材料:浸泡过的蚕豆、花生、玉米种子若干;镊子、放大镜、刀片;实验记录单。 2.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包含种子结构示意图、种子萌发过程视频等);实物投影仪;未浸泡的蚕豆、花生、玉米种子;新鲜豆芽(带根和芽)。 四、教学过程(40分钟) 1.趣味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别看这颗小小的种子,它可是藏着大大的秘密,你们猜猜看,从这颗种子里能长出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接着播放一段植物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幼苗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种子奥秘的好奇,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教师:(笑容满面,高高举起一颗蚕豆种子)同学们,瞧!老师手里拿着这颗小小的蚕豆种子,可别小瞧它,它身上藏着大大的秘密呢!大家开动小脑筋,猜猜看,从这颗种子里能长出什么? 学生A:(迫不及待地举手,眼睛发亮)老师,我觉得能长出蚕豆苗! 教师:嗯,很有可能!还有其他想法吗? 学生B:(兴奋地站起来)会长出大大的蚕豆荚,里面有好多蚕豆! 教师:你的想法真不错!看来大家都很有想象力。那到底是不是像大家说的这样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植物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幼苗的视频) 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时发出惊叹声)哇! 教师:(视频结束后)怎么样,同学们?神奇吧!小小的种子居然能变成这么茁壮的幼苗。这就是因为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探索种子里的奥秘。 观察种子外部特征(8分钟):分发浸泡过和未浸泡的蚕豆、花生、玉米种子给学生,让学生先观察未浸泡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纹理等特征,用手摸一摸,感受其质地。随后,让学生观察浸泡后的种子,对比二者的差异,如浸泡后的种子体积变大、种皮变软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种子浸泡后会发生这些变化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发现。 教师:(将浸泡过和未浸泡的蚕豆、花生、玉米种子分发给各小组)同学们,现在种子就在你们面前啦。先拿起未浸泡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再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质地,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学生们开始认真观察和触摸种子) 学生A:(拿起未浸泡的蚕豆种子)老师,我发现未浸泡的蚕豆是绿色的,有点扁扁的,摸起来硬硬的。 教师:观察得很细致!其他同学呢,对花生和玉米种子有什么发现? 学生B:(举起未浸泡的花生种子)未浸泡的花生是土黄色的,形状弯弯的,像个小葫芦,摸起来表面有点粗糙。 学生C:(拿着未浸泡的玉米种子)未浸泡的玉米种子是黄色的,小小的、圆圆的,摸起来滑滑的。 教师:大家都观察得很认真!现在,把未浸泡的种子放一边,拿起浸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