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期中专区 / 七年级下册 / 编号:2296416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历史,唐朝,地方,唐太宗,制度,安史之乱
预览图 3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用时60分钟。 2.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其中问卷 4 页。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在问卷和其他纸张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1.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②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中国官制大辞典》对古代某选官制度的解释: “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该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隋文帝考试选拔人才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C.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D.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3.以下为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的兴衰示意图,和图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文景之治②贞观之治③开元盛世 B.①光武中兴②贞观之治③安史之乱 C.①开元盛世②安史之乱③贞观之治 D.①贞观之治②开元盛世③安史之乱 4.“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秧马 5.下面材料反映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能够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 )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注重文教,发展科举 C.重用贤能,重视经济 D.勤于政事,轻徭薄赋 6.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7.小史同学特别喜欢历史,他想通过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的诗作来研究唐朝由盛转衰的这段历史,符合该条件的最佳人选应是( A.杜甫 B.李白 C.杜牧 D.李商隐 8.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 ①唐太宗发兵反击东、西突厥②遣唐使来华③玄奘西行④唐蕃和亲、和同为一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9.唐代女子受教育范围扩大,喜好骑马、拔河、射箭、打球等活动。这反映出唐代( ) A.男女的地位平等 B.社会风气开化 C.女作家成就最大 D.诗歌风格多样 10.下图中“▲”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三国鼎立 B.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元朝 11.北宋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此举旨在( A.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B.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C.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D.选拔真才实学之人 12.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材料判断通判的作用是( ) A.削弱宰相权力 B.分解知州权力 C.控制地方财政 D.掌控地方军权 13.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 ①分割相权②地方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③文臣掌地方行政 ④控制地方财政 ⑤设通判 A.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14.历史上,辽与北宋曾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你认为这种和平往来应从哪一事件开始( )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州之战 D.澶渊之盟 1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能正确反映南宋与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6.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了(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7.2024年4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强调,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