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月考专区 / 高一下学期 / 编号:23003444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他人,自己,成就,学习,价值观,自我
预览图 0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①学习的结果是为了成就自己,而不是取悦于人,所以即便他人不接受自己与之交流分享的所学所习之“道”,自己也不气恼。②学习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是为了成就他人,他人不知道自己为成就别人而做出的所有努力,自己也不气恼。(4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5. ①将学得的正确的价值观融入个人生活,不断践行。②与他人切磋交流,磨砺升华自我的价值观。③突破数字媒体“信息茧房”困境,纠正现实生活中不良的价值取向。(6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论语》开篇三节,探讨了学习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强调“学习之道”在个体成人中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学而时习之”作为学习的基础,其效果在于自我提升和超越,而“人不知而不愠”则是学习的高级阶段,体现出君子的品德和对复杂世界的接纳能力。材料二进一步引入数字时代的“信息茧房”概念,提醒读者个性化推荐可能导致信息偏食,引发青少年价值观的片面化问题,强调走出解决这种困境的重要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个性化推荐技术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而这种推荐可能会加剧算法对用户自身偏好需求的推送,使得用户所接受的信息呈现千人千面”, C项忽略了原文的“可能”。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相关原文为“其重要的蕴含就是自我在‘学’‘习’中向着天地万物打开,同时把自我融于他人和世界之中,由此而达成对‘学而时习之’初始时孤立个体的超越。”B项张冠李戴。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原文讲“‘习’是见习,习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学融入自我生活之中,贯通于自我生命之中”。 A.强调学习要与他人切磋交流,与“有朋自远方来”有关; B.强调“识遍”“读尽”,与“学”有关; C.只强调了读书之乐; D.强调在“纸”外“躬行”,符合“习”的内涵。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先看“人不知而不愠”的基本含义:根据“学习的结果是为了成就自己,而不是取悦于人”“即使不为世人接受,对于学习者而言也不气恼”可知,学习的结果是为了成就自己,而不是取悦于人,所以即便他人不接受自己与之交流分享的所学所习之“道”,自己也不气恼。 ②再看其他含义:根据“个人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成就自我,同时也是为了成就他人”“哪怕不为人所知,依然不为之愠”“我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人,但他人并不知道,而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人知道,重要的是让他人变好,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可知,学习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是为了成就他人,他人不知道自己为成就别人而做出的所有努力,自己也不气恼。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 ①材料一认为“学”首先是“学道”,即学得正确的价值观,接着是“习”,“习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学融入自我生活之中,贯通于自我生命之中”,也就是将学得的正确的价值观融入个人生活,不断践行。 ②学的第二个阶段是“当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个人可与他人切磋交流,这是生命在与更多人的‘学’与‘习’中得以磨砺、升华的过程”,即与他人切磋交流,磨砺升华自我的价值观。 ③材料二指出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个性化推荐会“对青少年的‘信息茧房’困境产生影响”,“如果青少年仅能接受与自己观点相符合的价值观信息,就不可避免地局限于同质信息流中。这将使青少年价值观学习出现片面化的问题,继而造成青少年群体中的价值观分化”,由此我们应该突破数字媒体“信息茧房”困境,克服现实生活中不良的价值取向。 6. D 7. C 8. ①高俅、董超、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